【乡村振兴正当时·特色产业发展】雷埠乡:丝瓜基地话丰收
本网讯 7月15日,在雷埠乡雷埠村药用丝瓜种植基地里,一条条丝瓜长势喜人,100余亩丝瓜喜获丰收,几十名村民忙着采摘丝瓜、装运,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走进丝瓜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藤蔓恣意攀缘,一人高的丝瓜架上挂满了一根根润泽饱满、翠绿鲜嫩的丝瓜,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诱人。
“我早上8点就来了,在这儿边干活边和大家聊聊家常,每天还有80元收入,心里可高兴了。”正在采摘丝瓜的村民陈文贤说。
药用丝瓜效益这么好,种植起来难不难呢?
“药用丝瓜耐干旱,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较强,种植起来和普通食用丝瓜没什么两样,适合在丘陵岗地种植,一般清明节前后栽种,7月中旬到9月底采摘销售,生产过程简单,劳动强度较低。现在每天都要请30来个人,今年产量又高,收成还是很好。”雷埠村党支部书记林满华表示,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还带动1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由于药用丝瓜好管理、产量高、效益稳的特点,务工村民一年四季都在基地里忙碌着,天天有事干、日日见收成。今年,雷埠村的丝瓜又是产销两旺。
“最长的丝瓜可以长到一米五,这些丝瓜不是用来食用的,摘下后放到浸泡池浸泡7到15天,然后去皮清洗,经日光晒干,即成丝瓜络。我们与亳州市一家药品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一亩产值7000多元,近100亩产值达70万元。”林满华说道,这个品种的丝瓜制成的丝瓜络具有独特的网状结构,吸水性和透气性好,可以加工成搓澡巾、洗碗布等生活用品,还可制成中药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同样,在雷埠乡李店社区60亩的丝瓜基地,10多名村民忙着采摘,尽享丰收喜悦。“我们种植丝瓜从育苗到栽种、管理、施肥、整枝、除草到采摘,每年可采摘三批丝瓜,亩产约200公斤丝瓜络干品。”李店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明华介绍说。
“在这里务工离家近,不仅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到家人,很方便。”今年70多岁的李店社区李店村民组村民何水保,从育苗到采摘,一直在丝瓜基地务工,年收入2万多元。和何水保一样,74岁村民彭妹伢平时只要有空就到家门口的丝瓜基地务工,年收入在1.2万元左右。“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在外面很难找到工作,在这儿务工不仅离家近,每个月还有固定工资。”对于现在的生活,彭妹伢感到十分满足。“基地长期用工每天10人,如果是采摘期,每天用工在30人以上。年发放工资需要近30万元。”陈明华说,社区今年再流转80亩荒地,扩大丝瓜种植规模,预计总收入达到130万元。
近年来,雷埠乡把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来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丝瓜种植,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基地实现了丰产丰收,也让村民们实现了增收。如今,在雷埠乡,药用丝瓜已经成为了村集体和村民致富的大产业。
眼见丝瓜大丰收,雷埠乡准备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我们将积极组织有种植蔬菜意愿的村(社区)和农户积极参与进来,让‘致富瓜’惠及千家万户,真正实现乡村振兴。”雷埠乡乡长曹辉表示。(檀志扬 郝子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