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从“一时清”到“常态美”:秀山乡干群共治书写基层治理新答卷

时间:2025-10-14 08:51:47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首君  

  本网讯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秀山乡,主干道上早已响起扫帚清扫路面的沙沙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支清扫队伍中,既有身着红色马甲的党员干部,也有手持工具的普通村民。一场由乡村干部带头、党员群众参与的村庄清理行动,正在这里演变为一场深刻的基层治理实践,不仅擦亮了乡村“颜值”,更激活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干部带头,从“指挥官”到“排头兵”,打破治理壁垒。在此次村庄清理行动中,秀山乡、村干部彻底转变角色定位,将“办公室”搬到了整治一线。乡驻点干部带领驻村成员带头拿起工具,清理村口多年未动的建筑垃圾堆;蒋楼村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工作队员,逐户走访村内“空心院”,协调清理废弃杂物。“干部不带头,群众看势头;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上。”这是村民们在行动中常说的一句话。章岭村按照“划分责任区、聚焦重难点、坚持问题导向”的工作思路,针对村内长期存在的垃圾死角、乱搭乱建、污水横流等“老大难”问题,组织干群共同开展清理、实施精准整治,为群众创造良好生活环境。

  群众参与,从“旁观者”到“主人翁”,激活内生动力。“以前总觉得村里的环境整治是干部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但这次看到干部们真心实意为村里办事,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村民江为民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独秀村村民的参与热情被充分点燃,形成了“人人参与、家家行动”的良好氛围。为激发群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独秀村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实施“门前三包”责任制,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明确村民在庭院美化、门前保洁、公共秩序维护等方面的责任,让村民成为庭院环境的“第一责任人”。建立积分奖励机制,将“环境整治积分”纳入“文明积分”,村民参与清理行动、保持庭院整洁等均可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同时,作为“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评选的重要指标。这一举措,让村民的参与有了实实在在的回报,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结合“乡村夜话”,定期召开村民议事会,邀请村民代表就村庄环境整治的规划、措施、长效管理等问题建言献策,让村民真正参与到村庄治理的决策过程中。

  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作为”,独秀村村民的角色转变,为基层治理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在此次清理行动中,共有50余名村民主动参与,清理杂草杂物各类垃圾10吨,拆除乱搭乱建5处,村庄环境焕然一新。

  长效治理,从“一时清”到“常态美”,构建治理新格局。“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如何巩固整治成果,实现从'一时清'到'常态美'的转变,才是关键。”村党支部书记胡邦中表示。基于这一理念,观铺村以此次清理行动为契机,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群众主体、长效管护”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观铺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办法》,明确环境卫生保洁、基础设施维护、绿化养护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组建专业保洁队伍,通过村民自愿报名、公开选拔的方式,组建了一支由10人组成的专业保洁队伍,负责村内主干道、公共区域的日常保洁工作,并实行常态化巡查机制。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利用村广播、微信群、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风尚。同时,开展“美丽庭院”“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此次村庄清理行动,不仅让秀山乡各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更重要的是,它探索出了一条以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凝聚干群合力、激活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如今的秀山乡,不仅乡村环境更美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秀山乡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实践,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实现乡村更美、环境更优、治理更有效的目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通讯员 程玉姣)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