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走进一线记者行】凉亭乡:大棚轮作 奏出乡村振兴“椒”响曲

时间:2025-09-12 09:36:58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修祥  

DJI_0665.JPG

  本网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凉亭乡大力发展蔬菜及瓜果种植产业,通过大棚“错季轮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更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

  初秋时节,走进凉亭乡磨山村农业产业园,连片的大棚整齐排列,一派忙碌景象。村民们分工协作,有的忙着搬运培育好的辣椒苗,有的弯腰俯身将幼苗栽插到翻整好的田垄里。

  凉亭乡磨山村后备村干胡小林告诉记者:“平整土地,先覆地膜,再栽种这个苗子。辣椒有两个品种,螺丝椒和泡椒,今年我们辣椒种植了25亩,大概56000株。”

  经过多年的大棚蔬菜种植探索,凉亭乡磨山村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种植模式和市场销路。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辣椒产量和效益相当可观。

DJI_0669.JPG

  据胡小林介绍:“经过这两年的尝试,这个市场反应都比较好,产量的话一亩大概在4000公斤左右,大概产值在两万块钱左右,到10月份的时候,这个辣椒基本上市场没有的话,我们大棚出来的市场价格要高一点,大棚里面的温度控制好,辣椒保持不死的话,它能一直可以延续到明年。”

  在稳定蔬菜种植的基础上,磨山村还巧念“土地经”,创新采用“错季轮作”模式。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市场需求,在同一大棚内轮换培育紫薯苗、种植西瓜、辣椒等作物,让土地“不空闲、多产出”。

  胡小林说:“二三月份的时候,会种植紫薯育苗,然后等到三四月份的时候种植西瓜。30多亩大棚是轮季作物,一年下来总计收入在50多万,有利壮大了村集体收入。”

  产业旺起来,就业机会多起来。磨山村蔬菜大棚及配套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村民尤其是留守妇女、中老年群体提供了就业岗位,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

  磨山村村民黄朱荣说:“常年的搞一万多元,上春秧红薯苗,现在这季节栽辣椒,所以给老百姓提供了就业帮助。”

暴风截图202591131017468.jpg

  磨山村产业园占地250亩,自2022年以来,已建设40亩大棚、15亩梨园、15亩桃园、30亩蓝莓园及150亩高标准农田。一个个大棚,孕育着四季丰收的希望;一片片果园,结出增收致富的硕果。村里通过推动“规模种植+采摘旅游+渠道销售”等举措,让产业发展更有后劲,成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力引擎”。

  磨山村后备村干胡小林表示:“依托蓝莓、蔬菜、黄梨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富民产业,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宜居环境、宜业岗位,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惠民政策的温度,共建共享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记者 包俊根 通讯员 汪雯君)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