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村强民富产业兴

——石镜乡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纪实

时间:2025-01-02 08:45:38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余红铃  

  近年来,石镜乡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用好要素资源、做强产业项目、激励头雁领航,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村民致富。2024年,10个村(社区)均集体经济收入150万元,收益66万元,其中100万元强村8个。

  开拓绿色转型之路

  “靠山吃山”,终会“坐吃山空”。只有“青山绿水”才留得住“金山银山”,石镜乡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两大产业园区,推动产业转型。
  该乡通过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在引导企业技改升级的同时,针对东轴各村工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建立“两居一村”强村公司,引入县永宁公司资本,建设怀宁县绿色建材产业园项目,强村公司通过流转土地460亩入股并签订园区运营合作协议,每年增加收益达60余万元。西轴各村以观音湖为中心,以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邓桥村为核心,依托富硒土地资源,打造石镜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联合党委+乡村振兴公司”双轮驱动模式,组织周边5村入股经营,聚集资产、资金、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整合各项资金1368万元,流转土地1200亩,建设完成草莓、葡萄、黄金茶、富硒蔬菜四大种植基地。同时,为拓宽融资渠道,共享发展成果,石镜乡在发展村级产业的过程中推行“村经济联合社+产业基地+农户股民”模式,邓桥村率先试行,目前共计入股113户农户,入股资金达71.39万元,27%的农户投资入股,实现了农民到“股东”的身份变革,大幅提升了村民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疏通产业发展之结

  石镜乡大力发展菌菇木耳、油茶、中药材种植及梅花鹿养殖等特色产业项目。做好“农头工尾”文章,项目规划上“接二连三”,太平村还原“儿时辣味”发展辣椒深加工产业,实现增收达35万元。踏水村传承“手工记忆”,建设薯类加工产业,实现了年产薯粉6万斤,年增收达20万元。依托望春花和观音湖旅游两大资源,举办“赏花节”“四季春晚”“观湖游”等活动,每年吸引县内外游客近2万人次打卡游玩,带动农产品销售近30万元。
  石镜乡打造“四季有好物、四季有美景”的“四季”经济。建设“四季果园”,草莓、西瓜、葡萄、蜜橘等水果“四季”不断档。发展菊花、多彩水稻、中草药种植等产业,形成“春赏花、夏望湖、秋观菊、冬见松”的四季观赏动线。科普公园、共享茶庄、精品民宿等项目也正在建设中。此外着力打造体验旅游的研学地,生态旅游的目的地、乡村振兴的示范地。
  石镜乡还以“前景好、效益好、特色好、生态好、带动好”的“五好”标准发展特色产业,将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和群众致富作为最大目标。近年来,石镜乡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业项目的实施也为全乡近6000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增收达23000元,真正实现在“家门口”捧上“金饭碗”。

  破解基层治理之困

  石镜乡以“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为指引,充分发挥“乡村夜话”平台作用,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着力把问题“解决在源头、化解在基层”,自开展“乡村夜话”以来已累计采纳群众意见建议24条,办好了一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教育等民生实事。 

  该乡网格化开展乡村夜话,通过“驻村班子成员包村、乡村干部包网格、网格员包户”对全乡43个大网格和288个小网格实现全面包保。通过“夜话”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共商发展,从源头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同时,以乡村夜话为平台,把“三治融合”、普法教育、安全发展融入夜话中,同步开展“平安建设大走访”活动,争创乡村两级全覆盖式“枫桥式”综治中心、实现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提质增效,大幅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檀志扬 杨振坤)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