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乡镇,奋力争当现代农业“三好生”
本网讯 近年来,作为传统的农业大镇,腊树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围绕“建好菜园子、端好果盘子、种好稻谷子”目标,全力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奏响了一曲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强镇欢歌。
建好“菜园子”
来到腊树镇芝岭村,路边的现代化钢结构塑料蔬菜温室十分醒目。走进蔬菜基地,温室大棚内几十名村民正在种植小马铃薯,半透明薄膜下茁壮成长的幼苗若隐若现。
“蔬菜产业园采取循环轮作的模式,实施‘粮、蔬、菌、果’轮作,深入挖掘‘土豆+经济’,已成功实施‘小马铃薯+马铃薯+羊肚菌’‘小马铃薯+马铃薯+西瓜’‘草莓+马铃薯+西瓜’‘羊肚菌+马铃薯+西瓜’等多种轮作模式,一年四季蔬果飘香、缤纷多彩,全面提高了土地生产利用效率和亩均产出,亩均收益达1.8万元,较之前单一种植提升6倍。”腊树镇镇长程海珠介绍说。
芝岭村蔬菜产业园常年用工200余人,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机会,也让当地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蔬菜产业园建起来后我就在里面务工,年收入有近2万元,能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又能挣到钱,真的很不错。”芝岭村村民严路送说。“我们按照‘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投入科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把蔬菜产业园发展为标准化、优质、安全的长三角地区商品蔬果供应基地和菜篮子。”程海珠说。
腊树镇建好“菜篮子”,正是该镇破题乡村振兴之路的创新之举。
近年来,腊树镇把蔬菜产业作为推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点进行培育开发,按照“强基地、扩规模、壮龙头、突特色”的发展思路,通过“企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不断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投资1100万元,产业园一期、二期、三期建成蔬菜大棚140栋,还有净菜加工车间、冷库、烘干房等设施,实现年生产蔬菜500余吨,年产值超过300万元,有力促进了村集体和农民增收。“我们着力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招募投资创业、返乡创业、团队合作等乡村振兴‘合伙人’,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向农业。构建‘订单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三产旅游’‘企业+农产品深加工’等多种模式,形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全产业链模式,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腊树镇党委书记董东应说。
端好“果盘子”
12月10日,腊树镇烟墩村种植大户史小朝在黄桃园向村民传授冬季果树剪枝要领。时下正值冬闲果树剪枝季节,史小朝只要有空,就会深入田间地头,向群众讲解冬季剪枝对预防果树病虫害及提高产量的好处,并手把手、一对一的传授剪枝技巧,解答村民困惑,受到村民的欢迎。同样,腊树镇烟墩村村民史传华从村里流转了200多亩土地,带领村民们一起种植黄桃,因为全部采用有机肥浇灌,绿色无污染,种植的黄桃相较于市面上其他黄桃,色泽诱人,肉质饱满,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线下我主要的是对超市配送,然后配送给周边县市的水果店,线上直接通过淘宝平台、社区团购这种来推到全国各地。”史传华介绍道,今年黄桃产量达45万斤,总产值突破300万元。近年来,腊树镇围绕“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转变”的发展目标定位,突出“桃”这一鲜明特色,以自然生态旅游为主题,大力发展桃树种植业,目前全镇6个村连片种植黄桃、油桃、蟠桃1800余亩,年产量约300余万斤,通过电商、抖音、直播带货等方式远销全国各地,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青山绿水间,在腊树镇八一村蓝莓基地,这里一片繁忙,村干在指导工人给蓝莓除草、施肥。“现在我们主要是做些追肥、除草这一类的管理,让蓝莓苗长得更壮一些,这样才能更好地挂果。现在,我们全镇13个村(社区)都发展种植蓝莓超过3500亩。”八一村党总支书记米娜说。2017年,八一村流转土地800亩种植蓝莓,在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了当地近200名农民就业增收致富。果树经济种起来 增收致富美起来。腊树镇大力发展黄桃、蓝莓、草莓、葡萄、西瓜等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变传统农业单一发展模式为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满镇尽是“黄金果”, 增收致富有奔头,腊树镇先后举办了“百果节”“文化旅游节”“苔藓微景观展”等文旅活动,“果盘子”变身为带动村民致富的“黄金果”,从农业产业发展成可持续的致富产业,腊树镇人铆足了劲,在特色产业铺就的致富路上不断前行。
种好“稻谷子”
腊树镇素有“怀宁粮仓”美称,全镇种粮面积达4万余亩。近年来,该镇着力稳面积、增单产、减损耗、优服务,纵深推进多种粮、种好粮,端牢“铁饭碗”,农业现代化的步子快速迈进,“传统农业”已淡出视野,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正走进广阔的山乡。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眼下正值小麦管理关键时期,腊树镇四合村种粮大户刘银林抢抓时机,加强田间管护,通过运用植保无人机新技术,提高管护效率。在一望无际的麦田上,植保无人机平稳地飞行,均匀喷洒,十分钟不到,一大片麦田已经完成喷洒。“无人机速度快,300亩小麦,大概是在四五个小时就能打完药。要是人工的话,可能要十几个人花一天时间才能完成。”刘银林说。
人勤春来早,百事农为先。“现在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采用无人机新技术植保,效率高、效果好。”刘银林说。据了解,刘银林共承包了2000多亩耕地,主要采取麦稻轮作方式进行种植,其中小麦大概有1000多亩。这些天,刘银林组织人员利用无人机对1000多亩冬小麦喷施杀虫剂,力争今年农业能够取得丰收开门红。“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我非常有信心种好粮。”刘银林说。
“我们跳出农业抓农业,以工业招商的理念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引进培育了惠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龙山谷物烘干有限公司、惠民育苗容器有限公司、吉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催生出一条条相关产业链。”程海珠说,粮食加工企业的引进,使腊树形成了“稻谷—优质大米—油—饲料”粮食产业链。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寒冬时节,走进腊树镇白石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现场,挖掘机挥舞长臂,起土转运;装载机开足,平整土地;翻斗车则在不停穿梭,轰鸣声划破宁静的乡村……而距离施工现场不远处的另一片田地上,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的水利工程项目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过去,这里的农田分布零散,灌溉设施老化,田间道路崎岖,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程海珠说,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为了提升农田产能,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奋力争当现代农业“三好生”,腊树镇正铆劲起航,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迈出更快更坚实的步伐。(檀志扬 邹佳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