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公岭镇:信用“小”积分释放基层治理“大”能量

时间:2024-08-30 11:15:24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首君  

  本网讯 近年来,公岭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以“信用积分”为着力点,实现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由被治理对象向治理主体的身份转变,将“村里事”变成“家家事”,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在公岭镇永新村爱心超市内,陆续有村民拿着红色小册子前来换取毛巾、牙刷、纸巾等生活用品。这家爱心超市同时也是信用积分超市,村民们手中的红色小册子是“信用积分存折”,积分累计到一定的数额就可兑换各类商品,实现“信用变现”。目前,辖区内有积分兑换超市3家,2024年度,累计兑换信用积分66900分。

  “去年我参与美丽庭院创建获得了表彰,得到了信用积分,弟弟家是十星级文明户也得到了积分,这个积分不仅是‘兑换券’,更是‘荣誉证’。”三铺村济东组村民胡程来很是自豪。在积分获取标准上,按照“易操作、可量化、可评估、可执行”的原则,公岭镇各村(社区)实行挂图作战,结合村情实际,制定了涵盖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等各类型信用赋分、减分清单,让群众的实践成效有“尺子”可量、有“标杆”可学。

  在三铺村村务公开栏上可以看到,近三个月获得信用积分的群众名单张贴在醒目位置,村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赋分项目及积分数额。“我们整合驻村第一书记、党员代表、村民代表、金融村官、‘五老’、到村工作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力量,组建了村级多元主体积分评议、监督管理小组。”三铺村党支部书记查显林说,在管理小组的全流程规范管理下,村内的积分运行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诸如此类将“信用”融入社会治理的缩影在公岭镇各村(社区)随处可见,“信用积分蓝莓园”、参与村级事务、参加志愿活动等等各大积分获取主战场上如火如荼,信用积分的价值量化激活了公岭基层治理活力,村民们在参与家乡建设中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构建起充满活力的群众自治机制。

  在信用积分制度的激励下,老百姓们干劲十足,乡村治理成效不断提升,呈现出产业发展兴旺、人居环境优良的美好景象。“信用积分”这个催化剂催生了乡村的美丽蝶变,也催生了乡风文明的持续向好,辖区内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的陋习显著减少,“优秀党员”“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道德模范”等标杆典型日益增多,企业老板、乡贤也纷纷加入信用村建设,为村里捐资捐物,文明新风吹遍了乡村土地,吹进了群众心坎。

  “‘积分超市’单一兑物只是基层治理的小切口,我们还将持续探索信用积分各类民生应用场景,不断完善信用积分管理制度,构建‘信用积分+基层治理’体系,更深层次挖掘信用积分制度蕴含的能量,更广范围覆盖到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公岭镇党委书记郑小林表示。(通讯员 任蕾)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