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 正文

小村庄种上260亩“摇钱树”

一位村支书的“绿色致富经”

时间:2025-04-08 10:08:17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首君  

一位村支书的“绿色致富经”.jpg

一位村支书的“绿色致富经”2.jpg

  本网讯 4月7日,行走在石牌镇老同马大堤双一段,只见大坝两旁的金银花绿意盎然,长势喜人。看着一年多前种下的3.5万株金银花又将迎来丰收年,双一村党支部书记陈祝林万分感慨。

  说起陈祝林,村民都对他竖起大拇指,说他是“经济能人、致富带头人、百姓贴心人。“光是在去年一个夏天,陈书记带领我们开荒种树,人晒黑了不说,还整整瘦了15斤,我们看了都心疼。”

  在双一村张敦组,欢声笑语从田野传来。30多名村民有说有笑栽种薄壳核桃和紫薇树苗,忙得不亦乐乎。这种热闹的场景在张敦组已经持续二个多月了。“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这要感谢祝林书记,我今年70岁了,在这里种树每天都有120元的收入,他对我们这么好,说啥也得好好干。”村民王前林说。“这一片有280亩,以前是荒地,今年年初,我们从村民手中流转过来,进行低效林地升级改造,发展种植‘摇钱树’工程,栽种了近2万株树苗。”陈祝林说起他的“绿色致富经”来滔滔不绝:1公里长的老同马大堤双一段,年久失管,抛荒严重,垃圾成堆,2023年底,我们对该段土壤酸碱度、肥力状况、气候温湿度等自然要素进行精准检测分析,经过多番比对筛选,最终选定金银花作为主打树种,栽种了纯蕾金银花和五彩金银花3.5万株,并全部铺设了防草地膜,建成了面积达52亩,第一年就实现了1.5万斤的金银花采摘,集体经济增收10多万元,同时还带动了周边村民的稳定就业。在双一村,这种规模“还不算什么”。离老同马大堤不到100米的地方,一块占地130亩连翘基地,漫地的嫩黄,一片生机勃勃。

  “2024年10月底,我们结合找回耕地的项目,集中流转并平整了陈家牌中心村130亩抛荒地,根据本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筛选出适合种植的连翘与丹参,栽种了1.8万株连翘、54万株丹参,总耗资近60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百草园’中药材基地。”陈祝林说,村里还与安徽济世堂合作,建立了种植、收购、加工的合作模式。预计连翘年产超8万斤,丹参预计产量24万斤,亩产近6000元。

  与此同时,陈祝林鼓励和发动村民利用房前屋后及四旁四边栽种了2800株望春花、2000株油茶、2000株黄桃等高效经济苗木,实现了乡村增绿,农民增收,成为双一村农旅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陈书记的带动下,种了1.5亩的油茶和黄桃树,平时有种植方面的问题,陈书记就积极帮助我解决,从种到卖都不用操心,跟着陈书记干,心里非常踏实。”村民陈红说。

  “陈书记待人热情,工作有激情,是群众的致富带头人,是村里的主心骨。”村“两委”干部这么评价陈祝林。

  花香双一,诗意栖居。双一村的绿色生态环境,也一天天美名远扬。“在农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做足花的文章,还要做足果的文章,更要做足乡村振兴的大文章。”陈祝林说,下一步,将引进加工企业、合作社、中药饮片企业以及制药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把金银花、小连翘做成大产业,实现山增绿、民增收的美好愿景。同时将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将双一村打造为集中药材、中药养生茶、中药养生野菜种植、加工和销售,以及旅游观光、住宿餐饮的综合体,带动村民共同增收致富。(檀志扬 张翔)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