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太平灯会” 延续百年的文化盛宴
本网讯 在马庙镇育儿村王老屋,“王氏太平灯会”这一传统艺术不仅承载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也见证了村庄的沧桑变迁。从起初简单的娱乐活动,逐渐演变成乡村文化的象征。
育儿村王老屋位于怀宁、潜山、桐城三县市交界处,有140户近600人,千百年来只有一个大姓,即“王”姓。
“我们‘王氏太平灯会’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目前正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村民理事会理事长王其林介绍说。
走进王老屋100多年历史的祠堂,只见两个房间里面摆满了狮子头、五猖、八仙灯、服饰、花篮、灯、球、锣、鼓等。灯会的狮子体型庞大、威武雄壮,狮子由老艺人用篾扎制成型,“狮衣”为彩布绘制,再用五彩纸粘贴,狮头狮尾浑然一体。“这些都是平时练习用的,一到春节,我们会提前订购新的狮子和灯会。”王其林说。
今年61岁的王其林,是村民理事会理事长,也是“王氏太平灯会”会长。“我从15岁起就开始参加村民组的狮子灯会活动,王老屋狮子灯会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已有近二百年。最近一次盛大的狮子灯会是在2015年春节举办的。”王其林说,每年从正月初二到正月初八,育儿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炮竹震天,狮灯共舞,伴随两头雄狮和四米多高的大花灯,由王老屋370多人参加的狮子灯会巡游十里八乡,甚至还赴周边的潜山市、桐城市表演,名声越来越响,村庄里的年轻人也都争相学习舞狮技艺,王老屋舞狮成了整个村庄的骄傲,舞狮也成了热闹节庆里不可或缺的风景。
今年正月里,育儿村王老屋舞狮灯的村民们接替上阵,热闹非凡。其中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15岁。“舞狮子很累,但是现在的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也不感觉到累,我感觉舞得非常高兴。”舞狮灯表演者王金海开心说。舞狮灯作为当地“王氏太平灯会”的重头戏,最受当地群众喜爱。
从正月初二到初八每天活动现场,热闹非凡,高灯彩旗飘扬,鼓乐杂奏,烟花鞭炮响彻乡间,“王氏太平灯会”的队伍长达1000多米远,村民们用最具本地特色的“王氏太平灯会”传统民俗,用热闹喜庆的方式,祈愿一年顺遂、国泰民安。现场舞狮灯表演者王江华感慨地说:“舞狮子虽然很累,但是现在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也不感觉到累,反而感觉舞得非常高兴。”
“我参加舞狮子有50多年了,一直是舞狮头。”今年70岁的王润和是舞狮队的元老,回忆起年轻时,他眼神中满是光芒。
“我们狮子灯会不以盈利为目的,所有收入皆用之于灯,结余部分由专人管理,留作下届灯会支出或用于村庄公益事业。”“王氏太平灯会”副会长王照生说,每年到了腊月,在外务工或经商的村民都回乡过年,我们就组织练兵,正月上阵,“王氏太平灯会”表演寓意年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育儿村王老屋“王氏太平灯会”不仅传播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也凸显了奋力争先的人文精神,倾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热情,反映了王老屋人对国家昌盛、社会安宁、家庭美满的美好愿望。(檀志扬 金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