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支书”领种“致富笋” 闯出特色种植产业路
本网讯 走进平山镇猫山社区二期蔬菜基地已是一派繁忙景象。“咔嚓、咔嚓”,伴随着清脆的收割声,百余名村民正弯腰采收莴笋,翠绿的菜叶间翻涌着丰收的喜悦。这片半年前还是杨树林的沙土地,在“兵支书”潘建国的带领下,已蜕变为社区集体经济的“聚宝盆”。
作为曾在部队服役12年的老兵,潘建国将部队的纪律意识移植到田间地头。2021年11月当选猫山社区党支部书记后,他带领“两委”班子赴山东寿光、江苏南通等地考察取经,最终锁定蔬菜产业作为突破口。“沙土地透气性好,紧邻皖河灌溉便利,发展设施农业潜力巨大。”潘建国说。
面对群众初始的观望态度,社区干部创新采用“保底收益+利润分成”模式,首期流转的50亩土地当年即实现亩均纯收入4000元。看着真金白银的分红,村民们从“要我种”转变为“我要种”。如今二期基地已扩展到百亩规模,连片大棚里有机花菜、尖包菜、马铃薯等错季蔬菜长势喜人,为社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发展蔬菜产业,猫山社区还计划总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2000亩蔬菜产业园,通过家庭农场承包经营、社区联合社经营等多种方式,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从绿色军营到希望田野,潘建国用军人品格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潘建国说:“干农业这一块做事态度很重要,要真正下沉到一线,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望,才能带领群众一起把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他的这种无私奉献和实干精神,不仅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更为猫山社区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通讯员 江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