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走进一线记者行】700亩荒沙地种出“金疙瘩”

时间:2025-08-28 08:51:25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首君  

  本网讯 丰收时节,薯香四溢。眼下,腊树镇白石村700余亩的蜜薯迎来了丰收季。一垄垄皮色鲜艳、薯形优美、肉色红润的蜜薯破土而出,个个体态饱满,颜色鲜亮。

  而在2017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废的河滩,杂草丛生。

微信图片_20250828072302.jpg

  8月27日,走在白石村田间地头,丰收画卷尽入眼帘,村民们正忙着挖薯、装袋,忙碌的身影与累累硕果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产业兴、秋收忙的美好景象。荒沙地上的新产业让附近村民尝到了甜头,“我常年在基地施肥、锄草、挖薯,每天有90块钱的收入,自己家里、田里的事也没落下。”住在基地附近的村民容焰贵笑着说。他和同村的几位村民经常到基地务工,家门口就业让大家的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小小的蜜薯焕发出勃勃生机,真正变成了乡亲们致富的“金疙瘩”。

  2018年,白石村全面清理撂荒耕地上的杂草、杂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海南老板投资开垦撂荒地,凭借独特的沙质土壤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优质蜜薯特色种植产业,把昔日荒沙山变为一个个“金疙瘩”,不仅带动农民增收,还拓宽了乡村振兴路。

微信图片_20250828072305.jpg

  “我们每天都要请几十人做事,一天工资在90元左右,每年发放务工工资50多万元。一天可以收蜜薯近万斤,当天就将蜜薯运送到福建、山东。”基地负责人张保说道。

  “我们一有空就在家门口蜜薯基地务工,每天90元工钱,到下午收工的时候当场就付完。”村民冷旦周一边忙着地里的活,一边点赞道。

微信图片_20250828072309.jpg

  “这里的土质好,是沙土,种植的蜜薯不但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还富含丰富的硒元素和花青素,在市场上十分走俏。”基地负责人张保说,蜜薯每亩的产量大概在5000斤左右,每亩产值近万元,主要销到福建、山东、海南、广东等省份的大城市。今年700亩蜜薯预计产值700多万元。

微信图片_20250828072312.jpg

  小蜜薯迸发大能量,带富了农民,带火了产业,成为了振兴乡村的大产业。“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提升蜜薯产业附加值,做好产品深加工,打响蜜薯品牌,打造种植、运输、加工、文旅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蜜薯致富路。”白石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国说。(檀志扬 邹佳庆)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