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三铺村的“莓”好蝶变

时间:2025-04-16 10:58:47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修祥  

  本网讯 最美人间四月天,走进公岭镇三铺村,连片的蓝莓花在枝头摇曳,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田地里劳作的村民有说有笑……自精品示范村创建以来,三铺村以党建引领在青山绿水间书写着“组织强、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组织强基:从“单打独斗”到“雁阵齐飞”

  “这两年村里天天有变化!”看着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李庄组村民刘汪友感慨。2023年起,镇、村联合组建精品示范村创建项目推进工作专班,村里将“支部建在项目上”,对谋划的5大类17个项目挂图作战。专班成员卷起裤腿下田地、拿着图纸跑工地,在两年内实现所有项目100%开工,更在2024年全市精品村评比中连续斩获佳绩。变化背后,是党组织“雁阵效应”的强力驱动。

  头雁领飞,全村腾飞,三铺村充分发挥“双书记”优势,带领村“两委”干部一起跑项目、学技术,建立起“第一书记带强村书记,村书记带强村干部,村干部带强党员”的成长链。2024年,村“两委”人均绩效达4.2万元,“干得好就有奔头”成为队伍新气象。

  不仅如此,三铺村党支部抓住组建产业联合党委契机,与周边公岭社区、田铺村“组团作战”,120亩跨村蓝莓园拔地而起,技术共享、市场共拓的协作模式让村内蓝莓产业不断壮大,也让其他各村尝到甜头。

  产业突围:从“传统农耕”到“蓝莓经济”

  五年前,三铺村集体收入还停留在50万元,村民守着零散田地望天收。转机始于村里创新推行“四统工作法”,将零散土地化零为整,以96%的流转率连点成片,吸引10余家农业企业落户,连国家级龙头企业也在此扎根,曾经的“撂荒地”上,2000余亩蓝莓基地破土生长。

  为加速农业转型,三铺村将党建引领融入数字农业建设中,用5G全基质赋能蓝莓产业生产,“全基质栽培让产量翻番,明年至少增收70万!”站在即将建成的全基质蓝莓园旁,村党支部副书记汪美红言语中透着自豪。

  产业突围不仅激活土地,更鼓了村民腰包。通过自主经营的180余亩精品蓝莓园,村集体收入三年翻了3倍多,为周边村民创造数百个岗位,年均增收近万元。更让村民惊喜的是,在外优秀企业家吴自祥返乡投资3000万元建设文化中心,未来这里将成为民宿集群的核心引擎。

  治理蝶变:从“要我干”到“一起干”

  在村委会的积分超市,村民查伯怀用季度积分换了瓶食用油:“房前屋后收拾干净就能攒分,谁不想当文明户?”这套“积分制”治理模式,把环境整治、邻里和睦等抽象要求转化为可量化的“文明账本”,2024年全村兑换积分62800分,村民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夜幕降临,村部文化广场热闹非凡。“路灯装在哪?”“组里的地用来干什么?”20多位村民正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通过“乡村夜话”“板凳会”,三铺村建立起“党组织+党员代表+乡贤+村民组长”的“1+3”矛盾调解机制,十年信访零记录的成绩单成为基层善治的最佳注脚。

  向美而行: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在产业兴旺的同时,三铺村人居环境也焕然一新。全村推行“共建共治共享”管护模式,村民积极响应“摇钱树”工程,在房前屋后、村道河边栽种果树1.2万棵,让村庄掩映在绿荫花果之中。通过实施垃圾转运、污水处理、卫生厕所全覆盖工程,昔日“脏乱差”变身“洁净美”,50%的绿化覆盖率让村庄成为天然氧吧。

  “环境变美了,腰包变鼓了,大伙儿精气神都不一样。”正在蓝莓园务工的村民程胜萍笑着说。如今的三铺村,产业与生态相融共生,传统与现代交织辉映,走出了一条“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化的特色发展之路。村党支部书记查显林表示,将深化“党组织+企业+农户”模式,积极引进蓝莓深加工企业,同步发展休闲农业,让更多群众共享生态红利,书写更加“和美”的乡村振兴新诗篇。

  从组织强基到产业破局,从治理创新到乡风重塑,三铺村用组织力的“红色引擎”驱动乡村振兴快车,演绎着“支部有作为、土地生金银、群众得实惠”的生动实践。正如村民所感,“支部带着党员干,群众跟着支部走,蓝莓园里结金果,和美乡村在前头!”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正向着“全市一流、全省先进”的目标奋力奔跑。(通讯员 任蕾)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