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和“宁”一起拼经济】黄龙镇:冬闲田变增收田 雪里蕻喜获丰收

时间:2025-03-03 10:56:45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玉蝉  

微信图片_20250301095616.jpg

  本网讯 春寒料峭,黄龙镇的田野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黄龙镇通过大力发展雪里蕻蔬菜产业,让“冬闲田”变成“增收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放眼望去,田畴载绿。近日,在黄龙镇丰园村,50亩连片的雪里蕻青翠欲滴,现场一派采收繁忙景象。原本因冬季而沉寂的土地,却通过种植雪里蕻焕发新生机。丰园村党总支委员刘章林表示:“到了我们村雪里蕻丰收的时候,每天现场都有十几名工人忙碌着。我们试种的效果还不错,预计亩产近万斤。”

微信图片_20250301095631.jpg

  “我们村里雪里蕻丰收,我们老百姓来打工,每个人都是80块钱一天,这对我们老百姓来说真的很实惠。”丰园村村民陈笃胜高兴的说。

  据了解,雪里蕻生长周期短、产量高、见效快、病虫害少,耐存储且味道鲜美,特别是盐腌后,可炒、可蒸,食用广泛。黄龙镇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村集体利用“冬闲田”种上一季雪里蕻,大大增加了土地产出率。“我们的土壤富含硒,含硒量每kg0.0495mg,所以我们种植的雪里蕻是生态、环保的,受到市场的青睐。从种植到销售订单式的,种植无忧,销售增收。”刘章林委员自豪地表示。

微信图片_20250301095635.jpg

  黄龙镇副镇长刘龙更是对雪里蕻产业寄予厚望。他介绍道:“我们紧紧围绕‘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有特色’的思路,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土地流转+务工增收模式,大力发展雪里蕻等特色农业产业,八个村种了400多亩雪里蕻,每亩可创收2000多元,每季可带动2000人次用工,真正实现了冬闲田增收的目标。”

微信图片_20250301095620.jpg

  雪里蕻从种植、管理、采收到腌制等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各村采收后的新鲜雪里蕻,被集中装运到黄龙镇菱湖村占地7亩的生态发酵池,经过腌制发酵后再深加工。“这还是我们从浙江学来的技术,这应该是原汁原味的,这盐都是从湖北进来的标准盐,池子里面发酵最低是3个月,3个月取出来以后就去深加工。我们加工好以后主要是用于面点这块做包子馅料,梅干菜包子。晒干以后,5400块钱一吨,这个菜大概是四斤做一斤。”收购商杨孝义说。

微信图片_20250301095627.jpg

  产业发展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从雪里蕻到梅干菜,从“鲜”到“干”,从“田间地头”到“品牌赋能”,黄龙镇通过深化地企合作,积极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着力破解村集体产业盲种、产品销路不畅、增产不增收等难题,努力让“菜篮子”经济托起群众“致富梦”。

  “我们正谋划‘一季雪里蕻+一季糯稻’的轮种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拓宽合作渠道,打造具有黄龙特色的绿色富硒品牌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消费者信任,让品牌成为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黄龙镇副镇长刘龙表示。(全媒体记者 包俊根 通讯员 刘泉)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