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正当时·特色产业发展】平山镇猫山社区:蔬菜基地“土生金”
本网讯 5月12日,在平山镇猫山社区蔬菜基地,上百名村民正在忙着采摘香葱、小土豆、莴笋等品种蔬菜,基地里一派丰收景象。“苗情好,人心欢。”说起棚内瓜菜,猫山社区总支书记潘建国眉眼间满是笑意。
“猫山社区建新圩区内土地肥沃,但圩区一大片土地荒废在那里,到处是杂草丛生。2022年下半年,我们通过深入谋划,将圩内500余亩荒地从村民手中流转到社区经济联合社,经过平整复垦后与县内一家大型商超合作发展蔬菜种植,其中搭建大棚100余亩,每年提供130余个就业岗位。”潘建国介绍说。
“我今年76岁了,只要有空就来蔬菜基地务工,都是些手头的活,不重,离家又近。在家门口务工,既可以照顾家庭,又不耽误家里的农活。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活干,除草、施肥、种植、采摘,去年收入在一万元左右。”猫山社区上脑组村民潘凤秀说。
“离家近能照顾家里,一个月下来还是能有几千块钱收入。”新华组村民欧竹霞就是务工村民之一,她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像潘凤秀、欧竹霞一样在猫山社区蔬菜基地通过务工增收的群众还有很多。仅2023年,蔬菜基地共带动周边群众务工130余人,发放工资近150万元,人均增收超过万元。
“目前已种植茄子、西瓜、葡萄、水芹、黄瓜等各种蔬菜,大棚内种植马铃薯、辣椒、西红柿等反季节蔬菜,每天可向周边超市供应一万多斤新鲜蔬菜。不仅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益,而且有力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潘建国说。
在蔬菜基地,只见几十栋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忙着采摘蔬菜的村民们穿梭其间。“挑选装箱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把残次果品放进去……”走进基地的分拣中心,刚从大棚里采摘下来的小白菜集中堆积在一起,村民们有条不紊地分装,蔬菜基地负责人曹志刚一旁提醒着。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农民增收是目标。猫山社区采用“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的蔬菜产业。通过发展蔬菜产业,在提高自身收益的同时,也解决了周边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高峰期每天用工人数达到100余人,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
“我家流转土地3.765亩,每年租金1126.8元,此外我常年在蔬菜基地务工,去年光务工收入就有1.8万元。”民主组村民潘菊花分享着在家门口就业的喜悦心情,多亏了村里在家门口发展了蔬菜基地。
“温度控制在20℃左右,最适合蔬菜生长......”说起蔬菜管护,村民陈结桃如数家珍,她家住猫山社区下脑组,和部分当地群众一样,她将土地流转给基地,自己也长期在基地务工,收取土地流转费和务工工资双份收入。“能照顾家里,钱也能挣到,还学到了蔬菜种植技术,我认为比外出打工划算。一举多得。”
大棚菜“蔬”写出了猫山社区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新图景,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还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我们计划今年再扩大蔬菜基地300亩、大棚100亩,带动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业增收。”潘建国说。一座座蔬菜大棚的兴起,不断拓宽了当地群众增收渠道,鼓起了农民的腰包,助力乡村振兴。(檀志扬 通讯员 操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