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马庙镇: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时间:2023-05-31 17:27:22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玉蝉  

  本网讯 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倡导“零彩礼”,农村办理丧事从严从简,树立“厚养薄葬”新风……今年以来,马庙镇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坚决破除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按照“7+1”规范要求,在每个村(社区)打造不少于一个移风易俗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党员示范,真正在全镇范围内树立起文明新风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示范带头,“带”出文明新乡风

  黄学中是马庙镇曹坦村的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同时也是村里红白理事会的理事长,他一有时间就跟周边村民唠叨起他的“移风易俗”观,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村民原有的旧习俗、旧观念。“以前村里婚丧宴席操办存在攀比现象,习惯非常不好,老百姓家家户户碍于面子活受罪。现在这一情况得到改观,通过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乡贤能人示范带头、教育引导,大家现在比的是谁家家风好、谁家支持村里的公益事业、谁家带头搞人居环境整治。”斯华明说。

  马庙镇按照“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不办”的原则要求,在各村(社区)选出有威望、有品行、有文化、有能力的党员干部、乡贤能人,由他们组成红白理事会,统筹管理村民组红白喜事操办、公益事业开展、矛盾纠纷调处,让他们成为移风易俗的领路人。

  村规民约,“约”出美丽新气象

  “文明婚礼要倡导,高价彩礼不应当;丧事不必太铺张,攀比之风不可长……”在马庙镇南山村村民文化广场的宣传栏里,村规民约中清晰地记载着以上内容。每到夜晚闲暇时刻,总有三五成群村民在广场休闲娱乐时,路过村规民约宣传栏,驻足观看,细细品味。

  “有人带头示范还不行,我们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将红白喜事操办标准、乡土民情、群众好的生活习惯、村民组公益事业管护等统一纳入村规民约中。对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实施一定程度上的惩戒措施,作为村民评先评优、评选文明户等先决条件,使村规民约成为移风易俗‘硬杠杠’。”马庙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郑善金说。

  为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马庙镇动员各村(社区)立足村情民意,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红白喜事章程》。“迎亲车辆不超过6辆,婚宴规模不超过10桌,随礼礼金不超过400元;殡期提倡2天以内,不超过3天,操办丧事推行播放哀乐……”《红白喜事章程》对红白事的办理流程、规格、标准、礼金等进行详细规范,实现移风易俗“有人管”、婚丧嫁娶“有章程”,有效防止互相攀比、大操大办之风。

  评选评优,“评”出身边新家风

  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身边好人”“公益事业先进个人”“道德模范”等评选评优活动,用群众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在村民组设立“好人榜”“红黑榜”,通过树立典型榜样、曝光违反移风易俗情形,正反两面来让好人精神涵养起好家风。

  作为鹿苑村的“安庆好人”,丁邦明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付出照顾瘫痪的妻子、精神障碍的儿子,他不但将自己的“小家”打理的井井有条,还不忘用自己的光和热为“大家”做贡献。正是这些身边好人的积极引领带动,真正感化周边的许多群众,促进了家风建设,让民风更加淳朴、村民更加幸福。

  一面面画风淳朴的文化墙、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院、一户户幸福和美的文明家庭……在马庙镇,一幅美丽生动的文明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通讯员 丁浩浩 全媒体记者 胡丹丹)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