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告 话发展】江镇镇:特色产业结硕果 乡村振兴谱新篇
本网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江镇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奋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江镇镇是“中国面点师之乡”,随着农历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大街小巷的年味愈发浓郁。上午九点钟,民族村老街上的一家馒头店门口,一屉屉蒸笼里,馒头、包子、米糕等传统面点热气腾腾,香味弥漫在整条街道。“我们店从腊月以来生意火爆,特别是年底这两天,真的忙不过来。我每天晚上都是一点半起来,到现在还在忙。”江镇馒头店老板曹长兵说道。
蒸笼是制作中式面点的重要工具,作为江镇镇蒸笼产业的龙头企业,齐明蒸笼有限公司与多家品牌公司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的订单模式销往全国各地。齐明蒸笼有限公司负责人詹刘慧说:“我们已经完成一些品牌公司的批量订单,预计年后集中发货,目前也能接一些零售的订单。”
近年来,江镇镇搭建面点产业平台,组建面点行业协会,不断举办美食节、面点师大赛、面点师培训班等活动,推出具有江镇特色的品牌产品,形成特色面点文化,积极引导企业和个体户投入到蒸笼及面点配套生产加工行业,推进规模化生产,带动江镇镇整个面点行业高质量发展。
江镇镇党委书记查旵东表示:“我镇不断擦亮‘中国面点师之乡’这一金字招牌,奋力打造‘中国面点第一镇’。不断完善面点产业体系,打造以蒸笼生产加工为核心的面点配套产业集聚区,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为助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江镇镇狠抓招商引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累计新签约项目2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1个。累计召开企业座谈会2次,要素对接会1次,帮助解决问题15个,解决企业用工21人次。查旵东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江镇镇投资2.2亿元的26.44亩老城改造项目已完成土地征收;投资3150万元年产20万吨的饮用山泉水项目已全面投产;投资1.08亿元的磁悬浮节能压缩机项目已开工建设。”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多年来,江镇镇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继续做大做强蓝莓、紫薯、黑木耳等强村富民产业,以产业发展“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幸福门”。全镇已完成蓝莓种植810亩,紫薯种植500亩。新合村斥资70万元扩建养菌间200平方,年产菌棒60万棒,年产木耳约3万斤;虞公山联合党委下辖四村共完成紫薯种植340亩,蓝莓新增种植250亩,木耳30万棒。查旵东表示,“2023年,我镇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产业融合发展上做更多的文章,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开启建设富裕宜居特色江镇的新篇章。”(全媒体记者 李晶晶 聂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