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春耕种茶苗 拓宽致富路

时间:2022-02-24 08:56:04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修祥  

  本网讯 勤春来早,春耕孕育新希望。怀宁县大力发展茶叶种植,栽下一棵棵小茶苗,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

  “栽苗子的时候,一个是沟浅的要用锄头把沟加深一下,挖深一点,第二个苗子间距要达到20公分。”雨水归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三桥镇中联村茶叶种植基地,村干与村民们正忙着修枝、运苗、挖坑、栽苗,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三桥镇中联村党支部书记江震告诉记者:“叶是那个舒茶草,舒茶的一种,今天已经栽了四万多棵苗子了,一天的话,一个人大概能栽个1200到1500支,种这个茶叶,它那个亩产纯收入有3000多块钱,相对来说,比种植其他的一些东西呢,那个收入比较要稳定一点。”

  2021年,三桥镇将中联、龙门、社塘岭三个村组建成大兴桥联合党委片区。成立大兴桥联合党委后,通过“资源联享、产业联盟、文化联动、群众联心、治理联合”等“五联”党建工作模式,走出一条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路子。2021年底,大兴桥联合党委发挥协作优势,从村民手中集中流转了190亩荒废闲置山场,根据山场坡度及土质情况,因地制宜发展茶叶种植,既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又带动周边村民前来务工。

  江震说:“土地租金,我们跟村民组谈的都是150元一亩,这边一起加起来有190亩,一年村民组的收益大概就2万不到3万,28000多。另外每年的务工,像现在他们种植茶叶,一天都平均在60块钱左右,后续因为这个务工面积比较大,后期还有那个施肥、除草、采摘等等各方面,每年都会有固定的劳动收入。”

  家住三桥镇中联村的青年村民王海霞,看到家门口发展了茶产业,于是也决定留在家乡发展,在茶基地做起了茶工。“都是荒山,现在就是说带富的老百姓,就是开发出来了,然后也留住了年轻人在家里,对吧,就是说不用出远门务工了,能照顾小孩跟老人。”王海霞说。

  唤醒沉睡的山场,发展了特色产业,荒山变成了金山,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着力构建“以点带片、共建共享、协调共进”的片区党建工作新机制,怀宁县三桥镇大兴桥联合党委加快推进资源、资金、资产集中管理使用,统筹片区内茶叶、苗木、蓝莓等产业资源,优化乡村资源配置,实现“1+1+1>3”的效果,着力增强了片区3个村产业整体竞争力,让农民群众得实惠、集体经济得壮大、乡村振兴的致富路越走越宽阔。

  三桥镇大兴桥联合党委书记程汉东表示,转闲置土地,因地制宜发展茶叶、苗木等产业,可增加山场流转金、群众就业务工,这一块的收入一年约达到50多万元,另外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80多万元。让老百姓有收益的同时,还可以集中力量为群众办实事,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媒体记者 包俊根 通讯员 刘亮 汪万红 )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