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镇“稻虾共生”助推乡村振兴
本网讯 这几天,王六月和村民抓紧插秧,1000多亩的“稻虾共生”田里已是绿油油的一片。“这一块有1650亩,已插下去了1400余亩,剩下的7月12号之前全部插完。这些稻田里都放养了龙虾苗,到10月份就可以捕捞了。”王六月一边忙碌一边介绍说。
王六月是平山镇的龙虾养殖能手,采用“稻虾共生”模式,她养殖的龙虾品相好、个头大、肉质鲜嫩,市场总是供不应求。
从2015年起,王六月就承包了平山镇胜天圩内1000余亩水田,发展水稻种植。她算了一笔账:一亩粳稻单产800公斤,按市场价每担150元,水稻毛收入2400元;套养的小龙虾亩产150公斤,按每公斤40元计算,毛收入6000元。“虾和稻加起来,每亩纯收入8000元。”为了带动周边村民致富,王六月还牵头成立了久爱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将稻虾循环种养的技术经验传授给合作社农户与周边村民,带动10多户群众走上了稻虾连作的致富路。
一大早,程国才不是去田地里查看秧苗长势,而是在家轻点手机,查看几公里以外稻田里龙虾生长情况,通过手机智能平台,就能实时监测稻田温度、湿度等30多个指标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快速得出诊疗方案……
集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为一体,这些看上去“高大上”的信息技术,如今开始走向平山镇的田间地头,为传统农业装上“智慧大脑”,让农业变得聪明起来。和年轻人相比,程国才可谓是“稻虾共生”一名“老将”,他是平山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他为首的七彩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共有水稻种植面4500余亩,如今全面实行了稻虾连作模式。
平山镇作为第一批省级农业发展示范区,较早实施高标农田改造,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实现了“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生产格局,近年来又连续获批创建第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园、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稻虾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该镇发挥产业园奖补资金酵母效应,迅速推进稻虾产业规模化成体量优质发展,从最初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1.5万亩,稻虾产品产业总值3.76亿元。该镇运用生态种植养殖技术实施稻虾共生、稻虾连作,在增加经济价值的同时较大地保证了产品良好的生态价值。建成了一个1万亩、2个5000亩粮食绿色增长模式公关示范片。“下一步我们‘稻虾共生’加快发展到3万亩,同时强力打造‘稻虾共生’有机生态大米绿色品牌,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山镇镇长江洪说。(全媒体记者 檀志扬 通讯员 操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