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温馨满家园 文明花开别样红
本网讯近年来,平山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效改变了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脏、乱、差的人居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幸福,三次蝉联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三治”推动,文明创建机制不断完善
织密责任网络,夯实文明创建基础。平山镇坚持把文明创建作为丰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升镇村形象的有效载体,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各镇直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系统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创建工作格局,为创建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在此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部门有责的原则,将集镇及12个村(社区)划分为13个大网格48个小网格,每个网格由镇党政班子成员和镇驻村干部任网格长,相关镇直单位为包保责任人,村(社区)为具体责任人,落实人居环境整治、门前三包等具体责任,形成镇班子成员领衔、镇直单位包保、村(社区)具体负责的文明创建网格化格局。
加强阵地建设,夯实文明实践平台。按照县级“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点)”三级组织体系建设要求,依托县级文明实践中心,建成1个镇级文明实践所、12个村级文明实践站,并在大洼社区司山村民组设立文明实践点,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注重完善文化服务配套,全镇建设镇级文化活动中心1个,村民文化活动中心14个,配备电子阅览室1个、农家书屋13个,配置健身器材26套,为城乡居民休闲娱乐提供好去处。镇村成立志愿服务站,组建平山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队等多支志愿队伍,注册志愿者达4815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3.4%。探索实行“点单式”志愿服务模式,收集群众需求信息280余条,今年以来开展政策理论宣讲、文艺演出、环境整治、助老扶贫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仅今年的“1017”全国扶贫日活动期间,镇、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就收集了贫困群众需求信息123条,通过积极走访对接和有效宣传发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的热切响应,123个“微心愿”很快得以实现,一台台取暖器送进了贫困老人家里、一个个小书包背上了留守儿童的肩膀……
构建“三治融合”,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平山镇坚持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抓手,既注重发挥村规民约、家规家训等自治、德治的教化作用,又注重强化法律法规等法治的硬性要求,积极探索构建“三治融合”、功能互补的农村社会治理新模式。将“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大家的事情商量办”作为村民自治的根本遵循,坚持“自治、自理、自建、自享”治理模式,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事务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健全法律公共服务体系,把普法教育融入矛盾化解全过程,让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成为行为准则和自觉习惯。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方式,发挥“一约四会”等组织作用,挖掘和弘扬乡贤文化,大力推行移风易俗,营造健康和谐的文明乡风。在平山镇大洼社区司山村民组,每年正月初九,由理事长出面召集全体村民大会,对村民组上年的工作进行评议,并重新推举村民理事会和理事长,谋划当年待办事项,经全体村民反复讨论后进行举手表决通过;对待办事项,通过现场组织捐款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大洼社区李墩村民组利用党小组会议、理事会年会等方式,旗帜鲜明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积极倡导乡风文明,“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等民约新俗已蔚然成风。
突出特色,精神文明内涵不断彰显
成立村民理事会,管事“物业化”。2009年,大洼社区司山村民组在全镇率先成立村民理事会,积极实践并推行“自己的事自己办,大家的事商量办”的自治、自理、自建、自享的民主管理模式,在民主自治、移风易俗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尝试。理事会不仅带领村民建起了村民组自己的“三公”事业(即村民公共文化活动中心、集体公用大食堂、农民公墓),还组织村民制定、完善和遵守村规民约,引导村民抵制封建迷信,坚持移风易俗,推行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遏制婚丧嫁娶中的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
经费保障多渠道,投入“多元化”。按照“上级补一点、政府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多渠道筹资方式,切实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引导群众自发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等公益事业建设。近年来,全镇群众为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捐款筹资已达8000万元以上,累计建设村级公益项目370余项,建设省级中心村2个,市级中心村2个,县级中心村2个,共有60多个自然村庄自发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涌现出大洼司山、下岭、后山,大塅张湾、平山坡岭、石牛虎形、岗山车形等一大批美丽乡村建设先进村庄。
乡风文明重培育,弘扬“美德化”。在全镇持续开展怀宁好人、“好婆媳”、最美农家、五好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的评选表彰活动,助推美好乡风建设。大力弘扬群众身边的好家风好家训,积极倡导夫妻和睦、孝老爱亲、科学教子、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的家庭文明新风,以“看得见”的感召力,影响引领群众,倡导正确价值观念,培育时代新风尚。每年年初,借镇党员春训契机,表彰一批文明创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截至目前,全镇共有12人当选“安庆好人”、其中5人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人当选“安庆战疫好人”,18人当选“怀宁好人”、其中6人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人荣获县第四届道德模范称号。2020年4月,为推进“扶志扶智”行动和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大洼社区司山村民组探索建立“道德超市”。“道德超市”实行积分制,针对村内一些陈规陋习和不文明现象,围绕“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清洁卫生、勤劳致富、孝老爱亲”五个方面内容,以户为单位,对村民道德标准和具体行为进行量化细化,一月一评比、一季一评星、年终一表彰,以道德积分兑换家庭荣誉的形式助力培育文明乡风,真正让农村乡风美起来、环境美起来、生活美起来。
强化服务,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巩固美丽宜居小镇和文明村镇建设成效为契机,以美丽乡村建设及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提升为抓手,以“五化提升(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硬化)”为切入点,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实施了省道沿线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大力开展省道沿线“规建管”综合治理;以农发土地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村村通水泥路、5588小型水利提升改造工程、农村安全饮水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从抓文明创建着手,全面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环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运镇域覆盖。大力实施“河(湖)长制”“林长制”,常态化开展“五清四乱”河湖清洁行动、“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等,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投入98万元对集镇区3.2平方公里及镇村主要干道沿线全面实行市场化保洁,垃圾收集、转运机制实现常态化运行;每年投资36万元,将集镇区及示范区主干道沿线绿化池、绿化带纳入市场化绿化管护;结合全国文明村镇和全国卫生镇创建工作,积极推进集镇区提质增靓,加强对平山集镇区的管理,加大街道私搭乱建、占道经营整治力度,镇区道路更加畅通无阻;对S212沿线和平大公路线路灯安排专人进行管护,保证了镇域20公里主干道的全线亮化、美化;结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工程实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10套,配套污水管网7.8千米,实现镇域累计新建封闭式垃圾房42座、开放式垃圾池100座,购置垃圾压缩车1辆、电动垃圾清运车12辆、清扫车3辆、电动三轮车30辆、人力垃圾保洁车113辆、环保果皮箱100个以及垃圾桶2600个,全部发放和安置到各村居及主要道路沿线,农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
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参与面广的群众性活动。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国庆等众多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农村文化氛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分发挥镇文化站的作用,成立了1支黄梅戏戏曲票友协会和13支广场舞舞蹈队,不断收集整理农村特色文化,定期组织开展广场舞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全媒体记者 檀志扬 通讯员 杨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