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戏曲之乡 > 正文

应新疆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邀请——

“戏曲之乡”农民班主“飞奔”新疆送戏

时间:2024-12-23 11:23:49   稿件来源: 怀宁新闻网   编辑:聂韦霖  

  本网讯“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12月21日上午,室外寒风刺骨,但在新疆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文艺排练室里却温暖如春。随着一阵悠扬的音乐声响起,在胡节银的指导下,几名维吾尔族的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精心排练《女驸马》中的经典唱段《谁料皇榜中状元》。

  “不要急,慢一点,手袖摔出去......”排练过程中,胡节银认真细心指导演员们、切身体会黄梅戏艺术的基本特点,细微到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反复推敲,力求将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一颦一笑、一招一式,每一个动作及表情都要撞击到观众的心灵,以达到形神兼备。”胡节银一边指导一边耐心的说。

  这些维吾尔族的演员们抱着多排多练出精品的积极心态、热情万分,大家拿着曲谱、听着乐队优美的伴奏声,从一个站姿到一句唱词、一个停顿到一个音调,都倾心投入。她(他)们的唱腔曲调婉约、情感细腻、耐人回味,时而高亢激昂、时而荡气回肠、节奏时而缓慢、时而紧促,表情动作真切逼真,充分体现了戏曲文化的独特韵味和魅力。

  今年60岁的胡节银是我县洪铺镇金义黄梅戏剧社班主,他自1989年创建金义黄梅戏剧社以来,依靠自身力量,长期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既继承传统又善于创新,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戏演出活动,年均演出200多场次,深受群众欢迎。胡节银先后入选为黄梅戏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安徽省首批文化带头人。剧社还被评为安徽省“十佳”民营院团。

  “我们近期要举办一场大型晚会,需要两个黄梅戏节目,但兵团维吾尔族的演员们都不太会唱,我们就在网上搜索,看到胡节银班主在全国各地不少演出的消息,就慕名邀请他来指导教授我们学唱黄梅戏。”新疆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宣传办负责人耿忠国介绍说。

  “我是12月16日接到新疆耿主任的邀请电话的,作为一名民间剧社的黄梅戏演员,能受邀请到新疆去指导教授黄梅戏,很是荣幸,我推掉了好几场演出,于第二天从合肥乘机抵达新疆第十四师四十七团,当天就投入到排演中,排练节目主要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夫妻双双把家还》《女驸马》中的《谁料皇榜中状元》等经典唱段。”胡节银激动地说。

  黄梅戏不仅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更蜚声海外,被称为“中国的乡村音乐”。我县是京剧和黄梅戏的发源地,素有“京黄故里,戏曲圣地”的美誉,2024全省唯一入选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试点突出黄梅戏为重点,推动黄梅戏艺术版权国内外交流。

a5b2d44190c92db187923e56dce3a28.jpg

  穿蟒袍、戴髯口,在胡节银的帮助下,阿依古丽、喀玛尔罕、麦麦提敏、布谢尔婉、古菊曼、热依娜扮上了黄梅戏的全套扮相,认真学习一招一式。在阿依古丽看来,黄梅戏优美动听,热情简洁,“这些天从早到晚,胡班主手把手教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女驸马》等黄梅戏经典唱段,一招一式,精心讲解,生动诠释,倾情演绎,我们受益匪浅。”

  “胡班主送来的不仅是地域特色文化,更是民族共同的深深问候和浓浓情意,生动展现了新疆、安徽两地深入实施文化润疆的丰硕成果,让文化润疆更精准、更具体、更生动,也体现了皖、新人民情相融、心相通的深厚友谊,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新疆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宣传办负责人耿忠国说,黄梅戏戏曲以此永远留在了新疆,民族情谊也因此深深种入了人民的心田。(檀志扬 通讯员 赵林玉)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