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戏曲之乡 > 正文

“金鸡碑”鸣响文旅“交响曲”

时间:2023-08-01 16:09:05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修祥  

  本网讯 盛夏时节,在洪铺镇金鸡村金鸡碑文化广场,每天都有游客在这里欣赏金鸡碑文化。“我们村现在成了省级美丽乡村,也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年全国各地的游客过来游玩,一进村里就能看到秀美村庄和金鸡碑文化广场。”说起“金鸡碑”给村庄带来的变化,村民们总是笑容满面。

  “1984年7月,县里的一次文物普查发现的金鸡碑,在戏曲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誉为研究戏曲史的活化石。金鸡碑目前世间仅存两块。我们金鸡村保存完好的这块,另一块在福建省漳浦县。”洪铺镇党委副书记汤霖介绍说,金鸡碑现坐落于洪铺镇学堂村东部,高1.1米,宽0.75米,由白色石料刻成;碑的正文为“金鸡社令正直之神位”,两侧分别冠以“日”、“月”二字;上款题为“庚戌岁 冬月吉旦众生祀奉”,下款是立碑人“本社”、“信官”、“信士”、“生堂”杨文堂等25人姓名;碑边刻缠枝花纹,碑文楷书阴刻。据《怀宁县志》记载:“金鸡碑的立碑时间最晚应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或者上到明代。

  据了解,“金鸡”为旧时社戏所祀之神,属于道教文化的产物,来自艺术之神“二郎神”座下的“金鸡”和“玉犬”。当初国家设立“金鸡奖”时,主要是以艺术之神“金鸡啼晓”的寓意,来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无独有偶,该奖诞生于1981年,因当年属中国农历鸡年,这也是其得名的由来之一。2015年,著名导演胡玫还专程来到洪铺镇实地寻访《金鸡碑》。

  文物是承载历史、凝结乡愁的重要载体。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而早在2005年怀宁县文物管理部门对其进行了重点保护,现在的金鸡碑碑身被罩上了一层有机玻璃,同时在碑的上方盖建了一座对径为2.4米的四角亭,这样既避免了雨水侵蚀,又便于游客观瞻。

  戏剧界有句名言:“梨园佳弟子,无石不成班”。当中的“石”指的就是与洪铺镇相邻的石牌镇。据史料记载:石牌镇始建于宋朝,到明清时期已是商埠林立,文化昌盛,当时戏曲的几大剧种如徽剧、昆曲、青阳腔、黄梅戏等,都在石牌立足并得到发扬光大。当文化达到一定的鼎盛阶段,就自然需要对外传播,那时又以水上交通为主,“戏曲之乡”石牌的艺人外出谋生时,一般都会乘船在洪铺镇作短暂停留。当时洪铺镇为水运港口,还设立了官道驿站,街上各种商铺、饭馆、旅馆、澡堂、作坊等一应俱全,可以在洪铺镇配齐所需物资和休整;出了洪铺即到皖河口进入长江算是别离故乡。当时的人们都把洪铺当作离开故乡的最后一站,所以艺人们在洪铺立了戏神之碑“金鸡碑”加以祭拜,用以寄托对家乡及亲人的眷恋和对前途的祈福。

  中国音乐学院佛教音乐研究专家何昌林先生的《北京书简》称:“‘金鸡’何神?福建省漳浦县聱鳌中林相公庙(戏神庙)中,原有‘吹笛金鸡’神像一尊,至今仍保存在该村蔡同志家;而漳州、漳浦一带流行着一种‘安庆调’,实即‘石牌调’(吹腔)。可见戏曲之乡石牌的艺人们,连曲加戏带戏神(金鸡神)都传到闽南去了!”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怀宁县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醇厚浓郁的乡土气息、熠熠生辉的戏曲文化,为洪铺镇增添了无限魅力,也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进入文旅融合新时代,洪铺镇力打造“金鸡碑”文化旅游品牌,着加快推进金鸡村美丽乡村和金鸡碑文化广场群建设,形成“点上出新、线上出彩、面上成景”的美丽乡村发展格局,通过资源共融实现资源共生,不断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优质文旅产品,激发多层次消费能力释放,让文化发展有活力、旅游发展有魅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诗和远方”的向往,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镇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我们力争将金鸡碑园林打造成为聚人文、休闲、娱乐、观光、垂钓等为一体,一方心旷神怡的生态福地、魅力四射的文化高地、别具风情的旅游胜地。”汤霖说。(檀志扬 赵林玉)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