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名角”追梦“舞台”
本网讯 “好、好、好。”“别看他们不是专业演员,但唱功深厚,唱得几好。”日前,在石牌镇五一村村民文化广场,掌声、叫好声不断。黄梅戏《金钗记》唱腔圆韵,琴声优扬,如天籁之音,如醉如痴。来自石牌黄梅戏爱好者协会的几名戏剧爱好者联手给村民送上了一场精彩的戏曲表演,吸引了数百名村民前来观看。
当晚6时,演出还未开始,广场上就聚集了不少前来听戏的村民。“听说戏班子来演出表演,吃过晚饭我就过来了。”村民陈苗伢拿着凳子早早地在舞台下选好了位置。最初,黄梅戏爱好者只准备演出一本戏,但随着来观看的村民越来越多,团队临时加了节目,很是感动。”石牌黄梅戏爱好者协会会长汪建国说。
“以前一直喜爱黄梅戏,加入黄梅戏爱好者协会后,每天都想唱唱戏、跳跳舞,全身都轻松,如果几天不唱,还真是不习惯了。”今年62岁的汪晓莲是石牌镇万全村人,子女都在外工作,平时在石牌老城带孙子念书,2021年加入到协会,虽然入会时间不长,但已经从一个简单哼几句的新人,变成了协会的骨干,而且还多次参加协会演出活动。
“石牌镇是中国戏曲之乡,也是‘戏窝’,老百姓爱听戏、爱唱戏。我们在2013年成立怀宁县黄梅戏票友协会,2021年改名为石牌镇黄梅戏爱好者协会。”汪建国说。据他介绍,协会从最初的20人发展到现在已经有80多人,年纪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40多岁。协会会员每个星期的周日下午都会组织排戏唱戏,不仅有经典作品,还有自己创作的戏。我们定期开展活动,自编自导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项目,交流技艺,增进友谊,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推进戏曲文化的普及与传播。我们到哪演出,村民都喜爱,时常有一些单位还邀请我们去演出,业余戏迷变成了“草根名角”,让大家感到很自豪。
“自从加入黄梅戏爱好者协会后,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每次接触到戏曲、舞蹈等内容,我都特别开心。在艺术的熏陶中,我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57岁的石牌镇南保村村民汪小根说,如今协会的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让他们乐于走出家门,参与其中,对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9月15日晚7时许,在石牌镇城区文化广场,石牌黄梅戏爱好者协会十多名成员演出一段段《瞧相》、《打豆腐》等众多脍炙人口的黄梅戏小戏轮番唱响,每一出表演都引发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当晚演出,表演者们一共带来了十多个经典戏曲曲目,让现场的观众大饱耳福,直到演出结束,仍然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场。“非常感谢这些戏迷为我们老百姓经常带来这么丰富的戏曲节目,我们看了非常开心。”市民江成实高兴地说。
这些会员都不是“科班”出身,但对戏曲演唱的要求依然很高。这些年来,石牌黄梅戏爱好者协会主动请进来、走出去,参加文化部门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演艺水平,有时还会自编自导自演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黄梅歌等好节目。他们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只是因为对戏曲的热爱才走到了一起。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在各个活动场所“大展拳脚”,献技献艺,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文化传播主力军”。
创排大戏对于专业戏曲院团来说都是一件难事、大事,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但石牌黄梅戏爱好者协会在近两年时间里,自创《唱一唱石牌戏曲之乡》、《石牌明天更辉煌》、《石牌美》、《四老汉学党史》、《歌唱党的二十大》等歌舞11个;自编《庆州河畔》、《蔬菜青青》等现代黄梅小戏;排演《荞麦记》、《红梅惊疯》、《仁义状元》等6部大型古装传统黄梅戏;排演《瞧相》、《六里沟》、《补缸》等8部古装传统黄梅小戏,充分显示了协会的实力。
“协会很注重人才的吸收和对年轻人的培养。戏曲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我们得保护和传承下去。”今年78岁的老会长甘长启说,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把社会公益演出活动放在首位,每年的各个节日前后,协会都会前往敬老院慰问五保老人,并送上精彩的演出。(檀志扬 潘庆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