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埠乡:留住传统 记住乡愁
本网讯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画意境往往是人们对美丽乡村最深的印记和向往。近年来,雷埠乡郝山村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让这座村庄的历史满血复活,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也留住了这方水土历史文化的“根”与“魂”。
红色遗址激励前行
金秋时节,走进雷埠乡郝山村郝氏祠堂,墙上有着醒目的郝氏起源迁移介绍、郝氏家训、族贤与新秀,悬挂着民众抗日后援会遗址。“郝氏祠堂不仅是族人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也是传承家风、家训、家规的好地方,有着教化功能。”郝山村党总支副书记郝根旺说。
郝山村清朝建筑有郝氏宗祠、永水禅寺、有光堂轩、樟树堂轩、千士堂轩、长房堂轩、五房堂轩和百霞堂轩。其中郝氏宗祠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永水禅林据史料记载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创建,顺治(1644年)间重修,2015年重建。距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悠久,是当地家喻户晓的佛教之地。在抗日战争时期,永水禅寺曾是桐怀潜中心县委的交通联络站,永水禅寺、郝家祠堂都是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永水禅寺附近王居山有大量战壕,为皖西游击大队抗日修建。
民众抗日后援会遗址位于郝山村郝山组,遗址东北角有县委、县政府立的标志碑和简介碑,标志碑上刻“民众抗日后援会遗址”,简介碑刻有:“抗战时期,为了更好地组织抗战工作,县抗日动员委员会与省动员委员会同期成立。‘七七事变’后,查化群、郝晓辉等一批爱国青年在郝氏宗祠成立了县第四区抗战后援会,用写标语、演戏、唱革命歌曲、募集物资等形式宣传、动员组织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赴国难。为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建好红色教育基地,促进红色旅游发展,郝山村郝氏家族筹资100多万元对民众抗日后援会遗址进行了维修和保护。在修缮过程中,雷埠乡还注重通过科技手段和智慧建设,更加生动地讲好文物故事。“英烈是为党和人民牺牲的,理应受到尊重和纪念。加强对抗战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不仅是对抗战历史及抗战英烈的纪念与缅怀,更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雷埠乡乡长曹辉说。
传统文化润泽心田
在郝山村,村民一直有着舞龙灯习俗。“舞龙灯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喜庆节日,我们都会舞龙,从春节开始舞龙,然后二月‘龙抬头’、端午节时也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郝根旺说。
郝山村依旧保留腊月二十九过小年的传统,在小年那一天,家家拿出最好的贡品,齐刷刷汇聚在家族堂轩里,恭迎祖先回家过年,祈求先祖护佑一方平安,人丁兴旺。第二天早上,村子里所有人一起相约守岁祈福,放鞭炮,场面热闹非凡。“这是联络族人情感,培育家族认同感的最重要的节目,意义重大。祭拜,往国家层面,便是祭天;往家族层面,便是祭祖。”村民郝祥枝说。
郝山村有一片占地近200亩的水杉林,每到秋冬季节,斑斓绚丽的美景姿色,令人燃到如痴如醉。当阳光从枝叶投射下来,林地宛若童话世界,美轮美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据了解,这片水杉林是郝山村80年代初年种植的,总共有近2000棵,村民们都自觉保护。几十年来,树木已经适应在水中生长,粗大的树根,牢牢地扎根水中,深红色的水杉冲天矗立,融和成大自然的天然绿色氧吧。这些要素距见证了村落的沧桑巨变与日新月异。
文旅融合迸发光彩
“前些年,我们这里还是脏乱差,现在变成了美丽乡村,几乎天天都有游客来参观。”村民郝更生笑着说,村子美了,村民的卫生习惯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只要看到垃圾,都就会主动打扫。村里还开展了评选“文明家庭”“文明村组”等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漫步郝山村,尽管这是一个传统村落,但现代生活方式也随处可见,装上了太阳能,用上了节能灶,修建了停车场,还有文化活动场所......
在郝山村大榜组,十多名村民正在大棚里为草莓苗浇水。“这一块占地18亩,是从村民手中流转过来的,我们结合项目资金投资55万元,搭建10个大棚,种植草莓,今年春节期间就可以有收益了,预计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以上。”郝根旺介绍说。近年来,郝山村大力发展迎庆桃、蓝莓、紫薯、草莓等产业,不仅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也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在村里种草莓、紫薯、蓝莓,家门口就能赚到钱。”村民郝的华高兴地说。
今年,郝山村结合全乡丰富的果蔬资源,利用老校舍,投资30余万元建设冻库并同步上马水果深加工项目。同时结合红杉林旅游项目,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解决村民就业,增加村民经济收入,而且带动农旅观光、文化创意、研学、培训、民宿等,最终达到以产业促文化,文化兴村,打造文化名村。
说到留住传统、记住乡愁,曹辉颇有感触:“郝山村的乡愁是‘活’的,不仅保住老房子、老景致,发展了经济,更留住了人,保住了祖辈的老传统,悠长的村落历史得以迸发出新的光彩。”(檀志扬 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