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龙灯 迎新春
本网讯 近段时间,腊树镇安山村74岁的民间艺人史善水,正忙着赶制龙灯,为呈现新春舞龙灯民俗活动早做准备。
走进一所农家庭院,史善水正按照一个陀螺状模型尺寸,编制大小不一的竹篾圆环,再将这些圆环编在模型外围,形成球状。 “这个是活动的,这么动,控制蜡烛不掉过头来呀,烛火长期是对上的。外面是竹篾,篾扎紧后就是用布盖起来,还要留点蜡烛的地方。”腊树镇安山村民间艺人史善水告诉记者,正在制作的龙珠是龙灯舞动时的总指挥,看似简单,但制作时竹圈的数量和捆扎都有讲究。“大的竹圈是3个,中的是6个,小的是8个。现在还是要把所有的圆圈编成球形,要达到一个牢固,二个好看些的效果。做这样一个龙珠要一上午。”
在他家屋里屋外,到处摆放着龙灯和花灯的半成品,其中四条栩栩如生的“龙头”最引人注目。为让“龙头”更显威严,史善水不停忙着在龙头上安装龙须,贴画彩云图案。史善水介绍,龙灯从设计、塑形、扎骨架、糊布、绘图、上色、油漆共二三十道工序,一个龙灯需要20多天才能完成,其中“龙头”最为复杂,耗时10天以上。与之配套的花灯制作,也没有参照的图纸,全凭脑中记忆和手上功夫。史善水说:“它也没尺码的,也没规定的。复杂的一个龙头、还有小灯,有八仙过海呀、麒麟送子呀、唐僧取经、对联、掌扇、亮伞这些东西比较复杂,上面要写画。总体上要100多个工,包括小灯,包括龙,总体上要100多个工。”
自九月份接到龙灯制作订单,史善水就开始忙着制作。据史善水介绍,龙是四条龙,两条板龙,两条花龙,小灯有30个。现在基本上完成了,只几天能完成了,腊月22他们要迎接回家。谈起龙灯制作,有着50年扎灯经验的史善水,也在原材料和技艺方面不断改进。“过去完全是纸,原料也不一样,现在是布,画的原料也不一样。这布全是光亮的,差距大了。纸张那东西挨下就破了,通过太阳一嗮,几天这个色面一下淡掉了。”史善水说。
扎龙灯这门日渐少见的手艺,吸引了周边不少人前来观看。同村的史华江老人每天到这里“打卡”,谈起舞龙灯,这位87岁的老人也是津津乐道。史华江说:“礼貌要做到,舞四门,龙舞的不能翻肚子,莫拖地上,走的时候要慢慢楸游地走。最早是初一,最迟不超过初二舞龙灯,那是过去。时间在新年边上,龙灯送福嘛,后面人们要生产,过了元宵就不搞这些了,没时间了。”
居民江文翰表示:能够近距离感受这么有意思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作为年轻人,我们不光要参与,更应该沉下心来了解他,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据了解,年过七旬的史善水也是当地少有的扎灯艺人,这次扎的龙灯将在正月初二在当地逐村表演,为村民送去龙年春节的美好祝福,以丰富村民节日文化生活。“这些年也很久没看见过龙灯活动,2024年恰好是龙年,这边要开展七天的舞龙灯活动,舞龙灯不仅包含了我们老百姓祈求风调雨顺、丰收幸福的寓意,也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对这次龙灯活动我们都非常期待。”居民陈倩玉说。(全媒体记者 李根 陈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