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外媒聚焦 > 正文

安徽日报客户端:“三彩”产业 “精彩”生活

时间:2021-12-20 10:08:48   稿件来源: 安徽日报客户端   编辑:陈朝霞  

  怀宁县江镇镇是一个山区乡镇,无论是气候还是地理条件,这里并没有什么“天时地利”的优势。但是,勤劳的江镇人用自己的质朴和坚毅,无中生有出“白馒头、黑木耳、青蒸笼“的“三彩”产业,让这片土地变得生机勃勃、潜力无限。

  蒸蒸日上“白馒头”

  何广武是江镇镇新合村人,早年他在苏州成立天添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制作“白馒头”生意,在苏州天添237家加盟店里,年销售额超亿元,1000多名职工都来自家乡和外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样,江镇镇上丰村何汪银从2008年开始,在江苏省苏州市成立沙士比公司,至今已开了260多家连锁店,每天卖出包子馒头40多万个,日营业额近80万元。

  “中国面点师之乡”江镇镇总人口3.8万,其中有2万余人常年在外从事面点行业,一年的销售额达到近百亿元,利润在40亿元左右,形成巴比、天添、沙士比、德比、蒸功夫等为代表的众多颇具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以前江镇镇在人们印象里“穷乡僻壤”,如今镇里的主干道成为了柏油路,村里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破旧的老房子也变成了小洋楼,村民们也过上了好日子。人们笑称:“村里的小洋楼几乎都是馒头‘换’回来的。”“白馒头”带动村民生活蒸蒸日上,日子越过越红火。

  致富花开“黑木耳”

  走进江镇镇新合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十多个大棚连成一片,棚内一串串菌袋排列有序,黑木耳长势旺盛,大棚里的村民正在釆摘木耳,处处是一片欢声笑语。“我们采用的是棚内的吊袋式木耳栽培,与传统的地栽相比,棚室吊袋木耳立体栽培这一新模式具有节约土地面积、保温保湿性好、管理方便、提前采收和采收期延长等优点,且木耳生长过程受天气影响小,品质纯净无污染,产量和效益可大幅度提高。”新合村村党支部书记李严英说。

  新合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总投资达400余万元,内设实验室、菌种培养间、制棒生产车间、灭菌仓、强排间、接种间和养菌间,以及现代新型配套设施设备。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已连续四年带动全村群众享受资产收益分红,同时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带动务工增收20余万元,是名副其实的“木耳村。”

  经过四年努力,新合村木耳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鼓起了农民群众的“钱袋子”,而且发展成为全镇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持续长久的富民产业。在新合村的带动下,江镇镇其他村也纷纷取经、仿效,办起了黑木耳种植基地。

  传统技艺“青蒸笼”

  在江镇镇詹刘慧蒸笼厂,80多名工人们正安静、娴熟地将根据大小归类好的青竹材进行加工。经过选材、大小分段、去青、片竹、开料、加工边底、成品、高温消毒等程序后,一个个精巧的蒸笼便从他们灵巧的手中诞生了。而厂里的平地上垒起一座座小山似的蒸笼。

  走在江镇镇老街上,一路可见许多蒸笼生产小作坊,数以万计的竹蒸笼整齐地晾晒在沿街道旁,这些小作坊吸纳了留守的村民。该镇一半以上人口在面点行业就业,人数两万多人,其中有近千人从事于蒸笼行业。

  随手打开淘宝网,“江镇蒸笼笼垫之乡”的主页立马映入眼帘,上线的蒸笼制品有上百种。眼下,江镇镇每一家蒸笼厂都在组织生产,网上接受订单。一家蒸笼厂的负责人说:“在每年春节前后两个月,我们蒸笼就要卖出去30多万个,产值1200多万元。江镇“青蒸笼”正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活力,产业规模从当初的几家生产加工企业,增长到现在的40多家,年产蒸笼25万多套,创产值近亿元,从业人员800多人。

  ​本报通讯员 檀志扬 刘庆生 本报记者 孙海涛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