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青年返乡创业 赋能乡村振兴
本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为许多人提供了人生出彩的舞台。在我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带动乡亲们就业致富,赋能乡村振兴,共同描绘出和美乡村新画卷。
初夏的阳光洒在腊树镇芝岭村的麦田里,金灿灿的麦穗随风轻摇。杨康家庭农场内,收割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杨康正戴着草帽穿梭在田间,一边指导农机手操作,一边向农户讲解收割要点:“麦粒饱满时收割最合适,要注意控制收割机的行进速度和脱粒转速。”作为大学生返乡的创业者,杨康2022年回乡用知识和干劲在乡村热土上打拼,他流转近2000亩土地,发展小麦、水稻等种植产业,配套建设加工厂房,为农户提供全链条服务。如今,农场年产值800余万元,带动上百户村民年均增收超6000元。
在石牌镇老街,一座“半日闲茶咖”引人注目,茶咖创始人汪志文在部队服役期满后返乡创业,将石牌老街游客中心租下并改造成茶咖馆,主打“茶咖+文创+研学体验”。他熟练地将烘焙好的咖啡豆倒入咖啡机中,咖啡豆上下翻滚,香气迸发,蒸汽升腾,萃取出的咖啡液缓缓流入杯中,浓郁的咖啡香气弥漫开来,混合着果香和焦糖的甜美。不一会儿,咖啡便送到了闲聊的游客桌前,他们纷纷打卡拍照,向朋友分享闲适生活的喜悦。
在金拱镇安徽全顺纸塑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将一批刚出厂的纸杯进行打包装车,企业负责人江院发和妻子董娟娟讨论着几款新产品的设计。夫妻俩是金拱里仁村人,之前在云南跑汽配生意,2019年,两人决定回到家乡自主创业,购买2台机械帮别人代加工纸杯。在镇政府招商引资政策支持下,5年时间里,公司从当初的小作坊成长为集生产、加工、物流、电商为一体的纸塑企业,目前企业的厂房面积达5000平方米,生产线38条,年生产纸杯约7.5亿只,2024年产值4000余万元。不仅如此,在镇政府和县纸塑协会的大力扶持下,企业开始通过国际互联网销售平台进行自主接单,与老外做起了生意,产品出口到欧洲、非洲、中东等地区。
5月24日上午,安徽欣宏新型包装有限公司负责人汪谦像往常一样,来到车间查看生产工作。汪谦是高河镇凌桥社区一名年轻党员,因对家乡水土的眷恋和对包装行业的兴趣,2020年,在外打拼多年后的他带领自己的大学同学一起回乡创业,投资1000多万元创办安徽欣宏新型包装有限公司。作为怀宁第一家功能型包装规上企业,主营新型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吹膜等。公司2024年生产产值达5000多万,带动当地40多名群众就业。“在外打拼多年,我也想回家,回报乡亲。”汪谦说。
韩兰玉先后在上海等地做帐篷,为了能照顾老人和孩子,2021年回乡在雷埠乡产业园创办了安庆泰鑫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每天早晨8点,30余名本地村民准时到岗,在工位上赶制帐篷等户外用品订单。村民余林芳说,公司离家不到3公里,月薪可达4500元左右,实现了“围着机器转”代替过去“围着灶台转”的生活状态,既保障收入又能照顾家庭。
“家人们,看,这款鹧鸪斑建盏,釉面斑纹像不像鹧鸪鸟的羽毛?手工拉坯工艺,每个都是独一无二的。”5月19日上午,在洪铺镇五桥村杨屋组,44岁的陈宝鹏一早便坐在工作台上对着手机屏幕进行直播,手机镜头前已摆开十多件形态各异的建盏。他举起一只深色建盏,在补光灯下转动角度,釉面的银斑随光线变幻闪烁,身后的货架上整齐码放着待发的纸箱。2023年6月,在山东从事装修行业多年的陈宝鹏看到了新的机遇,他毅然返乡注册成立 “怀宁县洪铺怀宋商行”,依托电商平台开启建盏茶具及日用百货销售事业。经过两年深耕,商行日均订单量稳定增长,建盏作为主打产品凭借独特工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户,年销售量达到1800余件,年销售额102万元。
乡村振兴,是一个呼唤人才同时造就人才的舞台。返乡创业青年为我县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广袤乡村回馈他们以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在这场乡村与返乡创业青年的“双向奔赴”中,青春之花在田间地头绚丽绽放,共同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檀志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