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怀宁蓝莓文化旅游大会】怀宁:蓝莓熟 采摘忙
初夏时节,怀宁县的空气中弥漫着蓝莓的馥郁甜香,9.5万亩蓝莓迎来了一年中最甜蜜的丰收时刻。
眼下,位于秀山乡的明春蓝莓观光园内,紫宝石般的蓝莓果实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宛如一片片紫色的海洋。一串串、一丛丛,或傲然枝头,或藏匿叶中,圆润饱满,娇艳欲滴。随手摘一颗放入口中,甜甜的汁液沁人心脾。游客们穿梭在蓝莓丛中,一边采摘,一边享受着惬意的“莓”好时光。
“今天和家人来体验采摘的乐趣,没想到这里的蓝莓口感这么好,又甜又多汁,特别好吃。而且蓝莓园的环境也很美,空气清新,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以后还会常来。”来自合肥的王磊笑着说道。5月18日一大早,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游客们手提竹篮,穿梭在蓝莓丛中,一边采摘,一边享受着这惬意的“莓”好时光。“我知道怀宁是蓝莓之乡,今天特意过来尝尝鲜。这里的蓝莓品种丰富,每个品种都有独特的风味。今天摘了好多,准备带回去给家人和朋友都尝尝,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这美味的蓝莓。”来自上海的陈女士跟随70多人的旅游团队专程来到怀宁采摘尝鲜。
“以前一年到头忙得团团转,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在蓝莓园打理,一个月工资有4000多呢。”正在分拣蓝莓的村民陈秀娟擦着额头的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身后的冷链车间里,十余名身着工装的村民正麻利地封装鲜果,封装机上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今日已发往北京385箱”的数据。
“今年优瑞卡品种的成熟期比去年提前了半个月,直径超过1元硬币的优质果品占比超九成。”基地负责人曹先龙托起一筐饱满的蓝莓,自豪地介绍着。这座占地150亩的智慧果园里,物理防虫系统与数字化监测设备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着“绿宝石”“天后”等12个特色品种。从5月初至7月末,不同成熟期的蓝莓接力登场,绘就了一幅长达三个月的“紫色盛宴”画卷。
在蓝莓精深加工车间,冻干粉、果酒等20余种衍生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走下生产线。目前,怀宁县已形成种植、加工、旅游三产融合的完整产业链,9.5万亩种植基地滋养着198家新型经营主体,怀宁用一颗小蓝莓串起了大产业。
在这里,每一颗蓝莓都在讲述着绿水青山间的共富故事。老山场转型的蓝莓种植户李建华感慨地说:“过去守着青山愁饭吃,现在满山蓝莓变‘蓝金’,日子比这果子还甜!”(全媒体记者 朱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