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怀宁:山薯粉丝串起浓浓年味

时间:2025-01-16 09:21:19   稿件来源: 怀宁新闻网   编辑:实习生邓明佳  

  本网讯 春节渐近,年味愈浓。我县依托山薯规模种植,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将一颗颗山薯变成了一根根串起乡愁的美味粉丝,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凉亭乡凉亭社区山薯加工厂管理员舒生贵介绍道:“现在我在打粉打浆,打好了以后,就是用舀子舀,一舀大概有一小斤左右,打浆粉,慢慢均匀地加进去,五屉子,一屉子16斤,总的要80斤粉。这样一层一层加熟的透。熟透的粉丝就更好吃。”在凉亭乡凉亭社区山薯加工厂,管理员舒生贵正忙着对蒸笼里加入山薯粉浆,为了确保熟透,每隔四五分钟就要添加一层粉浆,并均匀撒开。他说:“以前的水是柴火锅蒸,那样很慢,而现在用电烧水,更快,产量也就更高。”

  经过一个多小时蒸炊,一蒸笼五屉的粉块出炉了。然后再将粉块冷却、切丝、分拣、烘干、包装,手工山薯粉丝便制作完成。山薯粉丝成了家乡人餐桌上的“土味”美食。据凉亭乡凉亭社区党总支书记朱俊峰介绍,粉丝便于储存和加工,口味也很纯正,凉亭社区是粉丝输出大村,每年过年回来的人多,这样就能够把家乡的土特产带出去。

  近年来,我县各乡镇盘活闲置低效山地资源,大力发展紫薯、红薯等山薯产业,带动村民务工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凉亭乡凉亭社区就是通过找回流失耕地,流转到村集体,种植了100多亩紫薯,并自办了加工厂,紫薯从种植、深加工、注册品牌到推广销售实现了全链条发展。社区党总支书记朱俊峰介绍道:“大概收了几十万斤紫薯,我们办了红薯粉厂,自己洗,大概收了3万斤粉,粉丝在紫薯的基础上附加值就提高了好几倍,能对村里产生大概有50万元左右的效益。”舒生贵也告诉记者:“一年下来,除掉在家里做以外,在村里的收入大概有2万块钱左右,这个产业是可以的,对于我们社区劳动力,比如说农闲的时候,可以赚一点钱。”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特色农产品,让年味更浓,集聚新一年奋进动力。朱俊峰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要在发展原有企业的同时,再拓展一点土地,发展葛根企业,同时带动周边的群众务工增收。”(全媒体记者 包俊根 通讯员 陈丽媛)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