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绘出全域旅游新图景
本网讯 近年来,我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把全县农村作为一个大“景区”、大“花园”来规划,旅游产业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资源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蹚出一条处处景不同、四季不重样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新路子,全域旅游也渐入佳境。
善谋者,方行远。我县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化资源为资本、转优势为动力?如何为红色土地提供永续之脉?打造全域旅游,怀宁当为、更当时。
眼下,行走在我县大大小小的村庄,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以往“脏乱差”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这得益于当地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后花园”,实现“一眼净、全域美、全域游”。
蓝莓、无花果、迎庆桃、桔子、梨子......在凉亭乡,当地把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作为全域游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产业,一个“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景、四季有玩”的新型“游乐园”正逐步呈现。该乡还推出“农耕文化”“乡愁文化”两张名片,民俗文化陈列馆、名人堂、农耕文化长廊、文化体验区常年开放,无花果生态采摘艺术节、蓝莓文化旅游艺术节、紫薯节连年举办,荷花产业基地、核桃基地、茶叶基地、蔬菜基地、迎庆桃基地等相继建立,掀开了乡村文化旅游新篇章。
于是,“全域旅游”的成长故事,正在怀宁上演,旅游产业也正加快崛起。
冬日暖阳,在月山镇复兴村蓝莓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撒肥、挖坑、散苗、栽苗、填土、滴灌,每个环节紧密相连、娴熟自然,欢声笑语洋溢在山间地头。
近年来,我县蓝莓产业发展迅速,全县蓝莓种植面积8.5万亩,培育了198家蓝莓产业化企业,预计到2025年,全县蓝莓种植面积将达到10万亩,年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年产值达到100亿元,成为全国知名的蓝莓产业发展优势区和以蓝莓元素为主的重要休闲旅游区,实现“一业兴带动多业兴”的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我县运用“旅游+”“生态+”等新产业新业态模式,打造了独秀山公园、马拉松生态廊道等新业态,实现农旅结合相得益彰;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打造休闲、观光、采摘一体化的新兴农业产业;将健康养生、休闲体育和文化旅游等元素植入蓝莓产业发展,推动以蓝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小城镇发展和和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资源全域化整合、多元化增值;以“游独秀故里、品怀宁蓝莓”为主题,举办蓝莓节庆活动,充分挖掘蓝莓全产业链价值,每年吸引有60万人次来怀宁休闲采摘旅游。
生态美好、业态丰富、文态纷呈——“三态”融合构建出怀宁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在石镜乡邓林村山谷中,望春花已在此盛开了500多年。每到春天,20余万株望春花怒放枝头,漫山遍野,游人如织。“我们这里生态环境好,来年的农家乐更有盼头。”谈及新一年的打算,村民刘和立劲头十足。
“这一路景观太多了,走不到几公里,又马上停车去拍照。”合肥游客陈金波和朋友来到我县,为了好好欣赏沿途众多的景观,他和朋友把行程增加了几天。微景观和大景区串点成线,大小景观之间相互辉映、互相衬托,实现了“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使全县变成为一个真正的“大景区”。
眼下,位于雷埠乡金鸡岭水库水杉树叶开始变红,层林尽染、色彩斑斓、惊艳如画,放眼望去,一排排水杉林犹如一道金色长廊傲霜挺拔,每天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雷埠乡围绕打造金鸡岭水库、红杉林景区旅游、观光、垂钓、休闲、养生为主题的旅游综合体,正抓紧对接项目一期拟投资6000万元用于湖边农家生活体验园建设、高端民宿、餐饮场所建设、农产品加工等项目。
特别是近年来,我县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创新“三变+旅游”等模式,引导农民将已确权登记的土地、荒山承包经营权入股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整合到园区、景区平台,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科技、文化”等旅游要素,完善旅游功能配套,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带,通过产业带连接乡村,实现农旅一体融合发展,促进了生态美、百姓富、产业兴的有机统一,将美丽乡村真正变成瓜果飘香的“果园”、幸福生活的“家园”、增收致富的“田园”、观光休闲的“公园”、城市向往的“乐园”。
全域游“炒热”了项目,“搅热”了镇村。我县坚持“一镇一品”“一村一品”,乡村旅游亮点纷呈,到网红村杨八房体验乡村野趣,到平山葡萄园采摘葡萄,到全县17个乡镇采摘蓝莓,进雷埠乡、凉亭乡、复兴村民俗博物馆拾乡愁……乡村旅游成为全域旅游一个又一个“引爆点”。
“我们充分利用特色旅游资源,挖掘古镇古村、山水生态、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按照“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风韵”的思路,大力发展乡村全域旅游,打造出既留得住乡愁,又富得了口袋,还叫得响品牌的乡村旅游模式,为助推乡村振兴、加快经济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县文化旅游局负责人说。
千年古镇石牌,素有“京黄故里,戏曲圣地”的美誉,这里哺育出徽剧和全国五大地方剧种之首的黄梅戏,同时还是京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近年来,该镇依托戏曲优势,以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繁荣的戏曲文化为基础,借助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契机,推动成立“戏迷联盟”,建立石牌“特色戏曲文化”国家级发展平台。谋划以戏曲文化为灵魂的现代产业体系,以特色旅游为品牌的全域旅游体系,把石牌戏曲文化特色小镇打造成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此外,石牌镇重塑千年古镇水乡戏韵,以“戏曲巨构”“虚实相生”的规划设计理念,构建石牌戏曲文化体验空间,形成处处有戏、步步精彩的戏曲场域,借助石牌老街深厚的人文历史,通过激发老街新活力,重塑历史街区的古香古色,打造全新的旅游特色品牌。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是我们旅游业发展中最大的亮点,也正是我们主打的‘文化牌’,让石牌成为最吸引游客的古镇。”石牌镇镇长周阳海说道,石牌发展定位不仅仅是简单的游览参观,最重要的是让游客在这里零距离感受到厚重的文化底蕴。
漫步怀宁城乡,一个“有路必有树、有山必有林、有河必有荫、有村必有绿、有企必有景”的生态景观已经悄然形成,全域旅游的诗和远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驻足。(檀志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