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芬:照亮学生心灵 振兴乡村教育
本网讯 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农村孩子的人生梦想,县振宁第二学校英语高级教师、现在江镇中心学校支教的“全国优秀教师”刘兰芬,始终扎根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
在刘兰芬老师的支教日记中,她发现一名叫小青(化名)的学生因家庭原因未能完成作业,便主动了解他的家庭情况,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小青在刘老师的帮助下,不仅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更在心灵上得到了温暖。小青说:“刘老师帮助我学习,照顾我生活,她让我的童年变得美好,我不能辜负刘老师,我要努力学习知识来改变自己。
作为江镇中心学校教研处主任,刘兰芬老师一年半的时间里写了300多篇支教日记,记录了近100个留守儿童的情况。她告诉记者:“对于这些孩子,我们教师需要展现出更多的温情与耐心,给予他们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面对农村这些留守儿童,刘老师不是急着给他们上课,而是走到他们中间和他们聊天。渐渐地,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上课前聊会儿,然后再上课。空闲时,她经常就带着孩子们到操场上去跑步、谈心,给他们买零食。江镇中心学校602班学生张雯熙说:“刘老师特别关心我们的成长,就像妈妈一样,经常跟我们讲一些励志的故事。即便我们上班打瞌睡了,只要听到刘老师的声音,我们又精神抖擞了,她带着我们沉浸在课堂里感受知识的魅力,我们班的英语成绩进步也很大。在刘老师的影响下,我立志要更加努力,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i,i,size。”一间教室、一群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是刘兰芬相处时间最长的。1998年,她师范毕业,扎根江镇乡村教育12年,2007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010年被遴选到怀宁县振宁小学,2022年服从组织安排,走进振宁小学二校区——怀宁县振宁第二学校任教。2023年,她又主动请缨重返江镇中心学校支教,带了三个班的英语教学。刘兰芬说:“这里是我的家乡,这有教过我的老师,还有那些可爱的留守学生,我想通过我的努力,与他们一起度过美好的小学时光。”
做照亮学生心灵的“执灯人”,做英语教学教研的“排头兵”。2021年,刘兰芬被评为“安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通过多种形式,带领工作室教师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工作室的何丽华老师,在工作室学习共同体的影响下获得了较快的成长,先后被评为安庆市“优秀教师”,安庆市英语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像何丽华老师这样获得快速成长的老师还有很多。何丽华介绍道:“2022年初,我有幸成为刘兰芬名师工作室一员,我们开启了抱团成长之路,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既有理论学习、素养提升,也有名师示范、课题研讨。工作室让我从‘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发表的论文和在市级参加的各类课题和比赛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刘兰芬名师工作室不仅是为了打造‘名师’,而是搭建一座‘桥梁’,让更多一线教师走向优秀,走向卓越。”
锐意改革创新实践,开阔眼界提升业务。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刘兰芬结合教材中的单词教学,自制了一套语音与教材互相融合的视听学习资源,为学生们英语单词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拐杖作用。为了不成为学生成长的“天花板”,2019年她通过了全国统一选拔考试,赴英国布莱顿大学深造。回国后,她依然回到熟悉的课堂,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照片和视频,带学生领略国外的风土人情、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当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更新专业知识,这些都倒逼自己晚上要坚持读书,‘走出去’听课学习取经,把握每次公开课、赛课的机会提升自己,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刘兰芬说。江镇中心学校教师陈燕也告诉记者:“最让我佩服的,是她始终保持谦逊的姿态。即便已经获得不少荣誉,刘主任依然扎根乡村学校,关心爱护每一位教师和同学,她真的是一位可敬、可爱的优秀人民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民教师无上光荣。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从县城回到乡村,改变的是教室,不变的是从教初心,刘兰芬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努力担当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她先后荣获安徽省优秀指导教师、全国小学英语教学展评课一等奖、全国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园丁奖、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江镇中心学校校长杨锁表示:“刘兰芬老师是我们从‘城区学校’引进来的优秀教师。作为党员,她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守正位、立正心、凝正气。作为教师,她既有‘传帮带’的示范,也有‘手把手’的指导。一大批青年教师以她为标杆,学校教学教研氛围日益浓厚。她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让自己成为一束光不但点亮自己,也照亮他人,为乡村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优秀有各种定义,我认为一个人的优秀是有股精神和干劲,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和困苦中,都不轻言放弃,朝着正确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所学校从领导到教师,每个人的精神维度相近,能够同频共振、齐心协力,那么学生一定精神开阔、器宇不凡。这也是教师、学校、教育的美好模样,我愿自己向内求、多磨砺、肯包容、悦纳人,与关心、帮助、爱护我的人,与可爱可亲的孩子们一起追逐这份美好!”刘兰芬说。(全媒体记者 包俊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