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 正文

小小包子铺“包”着简单的幸福

时间:2023-06-19 15:17:09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首君  

  本网讯 “灌汤包、油煎包、小笼包……”九年前的腊月二十九,怀宁县县城皖河路路口,一声响亮的吆喝招来一条长长的顾客队伍,吸引了人民日报记者的关注。那时“真心包子”店仅开张两个多月,店主戴勇回乡创业第三个月。

  九年前,戴勇说,乡愁再也不是愁,在老家同样可以闯出一番天地。时光清浅,“真心包子”为忙碌的人们唤醒了味蕾,也为小城开启了热气腾腾的一天。

  唤醒热气腾腾的一天

  “我们的铺子取名‘真心包子’,是希望用真心实意的服务,新鲜上好的食材,做有良心的餐饮。”说起店名,戴勇一脸真诚。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尚未露面,戴勇就拉开了米白色的卷闸门。对戴勇夫妇来说,他们是这座小城起得最早的那群人,几乎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4点开始准备食材,和面、揉面、擀面皮、包包子……他们每天要准备18个早餐品种。早上6点多,第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子就被端上餐桌。

  早些年,戴勇与大多数商户一样,把蒸屉、炉灶、摊位都搬到人行道上,蒸汽四处弥漫。简陋又有些杂乱的存在,在充满现代气息的皖河路上显得格格不入。

  随着皖河路改造升级,包子铺也修整了一番。作为一名老党员,戴勇带头响应文明创建号召,落实好“门前三包”。这些每天早上的“搬运”工作早就不做了,如今只需要拉开卷闸门,包子的香味就会弥漫开来……

  县城居民杨先生每周至少有三四天会步行10分钟,来真心包子铺给全家人买早餐。

  “还是老样子?4个香菇菜包,4个烧麦,4个肉包……”对于戴勇来说,杨先生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老主顾了。

  “我们在这里卖了十年的包子,许多年轻顾客是我们看着他们长大的。”戴勇笑着回忆,“说一句吃着我们包子长大的,也不算过分。”

  杨先生一边扫码付款,一边聊着与小店的缘分:“真心包子美味又实惠,我上高中时就开始吃了,那时候是父亲每天早起来这里买。大学毕业后我在县城工业园一家物流企业工作,上班前来这里买包子是我一天生活的开始。”

  清晨在一家熟悉的包子铺买个包子,对许多人来说,只是一天生活中小小的温馨体验,而当这些小小的温馨汇聚在一起的时候,也许就是老百姓追求的那种“小而确幸”的生活。

  陪小店走过近十年

  “2013年11月8日。”当被问到真心包子铺的开张时间,戴勇夫妇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这个日子。

  “转眼间十年了。”回忆起过往,戴勇百感交集。十年前,夫妻二人从辽宁盘锦回到怀宁,看到县城面貌焕然一新,黄泥巴土地变成了规整的柏油马路,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大小小的店铺开起来了……感觉小县城与大都市已相差无几,便不想背井离乡了,于是开了这间包子铺。

  戴勇是怀宁县月山镇人,曾在山东烟台当兵,1995年退伍,被安置在县化工建材厂工作。后来下岗了,便与妻子在月山镇街道开了间“下岗早点铺”维持生计。本世纪初,江镇包子开始在外地走俏,看到老乡在外地获得丰厚的收入,戴勇外出创业的心弦也被拨动。或许骨子里天生就有敢拼敢闯的劲头,2003年起,他与妻子辗转广东东莞、辽宁盘锦等地创业开包子店,这些过往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生意经”。

  下定决心回老家创业后,戴勇和妻子花了半个月找到皖河路这家店面,又花了半个月时间吃遍县城所有早点铺,了解县城老乡的口味。用戴勇的话说,这叫市场调研。

  “开业之初,我们送了三天茶叶蛋,在我们这里叫‘送元宝’,讨个吉祥如意的好兆头,也给顾客留个好印象。”戴勇说,这些只是小技巧,经营小店还得靠真材实料、扎扎实实的手艺和真心实意的服务。

  “烧麦好不好吃用米很重要,包馄饨用新鲜的猪前腿肉才好吃……”聊起食材和做法,戴勇也不藏私,直言道,“做生意就要坦坦荡荡的,尤其是做餐饮。只有不断学习,精进手艺,才能长期受到大家欢迎。”

  戴勇的热情好学、爱摸索,也正是真心包子常年吸引街坊四邻光顾的原因之一。在售卖传统肉包的基础上,戴勇兼顾南北特色风味,创新开发了骨汤鲜肉包、玫瑰豆沙包、薄皮烧麦、三鲜馄饨等品类,满足不同年龄段顾客的口味。

  小店的生意怎么样?戴勇介绍说,包子铺的生意一直很平稳,除了那段“艰难岁月”。

  2020年初,疫情来袭,打乱了市民的生活节奏,大家开始了居家生活学习、居家抗疫的日子。戴勇也关掉了自家门店,穿上红马甲,回老家当起一名抗疫志愿者。

  “请不要串门,不要聚集,非必要不出村。”那段日子,戴勇经常拿着大喇叭四处巡逻。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看着恐慌、焦虑的乡亲,戴勇拾起了看家本领,隔三差五地做几笼热气腾腾的包子送到各家门口。

  疫情一过,戴勇又拉开了那久违的卷闸门。他说:“每每想起大家吃着‘真心包子’流露出的那种满足和赞许的眼神,我就更加坚定重操旧业的信心。一切困难都只是暂时的,春暖花会开。”

  守护生活的“小确幸”

  每年春节前后和暑假,真心包子店都会迎来“小高峰”。

  据戴勇的妻子程从美介绍,“小高峰”期间,包子铺要五六个人才能忙得过来。平日里,除了戴勇夫妇,有两位大嫂长期帮忙。

  张大嫂是怀宁县清河乡人,已经在包子铺工作八年了。八年前,她是位“陪读妈妈”。

  “之前陪女儿在县城读书,偶然间看到包子铺在招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就来了。老板娘一听我是陪读家长,就留下我了。现在孩子大学都毕业了,可是我没想过要换工作,因为在这里工作很舒心。”张大嫂笑着说。

  “如果是陪读妈妈,我们会优先聘请的。”程从美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都不容易。我们从外地回乡创业,一方面是看到家乡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

  戴勇夫妇有一儿一女。大女儿今年大学刚毕业,小儿子在县城上初中。假期,姐弟俩也会来铺子帮忙,顺便吃个热乎的包子。“我最喜欢吃爸爸做的骨汤鲜肉包,有味道又不腻。”小儿子自豪地说。

  戴勇夫妻二人常年忙于包子铺的生意,一双儿女的自理自立能力很强,性格活泼开朗。“这都是随我,是我言传身教的功劳。”戴勇笑呵呵地说。

  也许是当过兵的原因,戴勇给大家的印象总是精神饱满。“我和妻子是有明确分工的,她在后厨多,我主要在店前。手脚麻利,即使人多,我也很少算错账、拿错包子。”戴勇不无自豪地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希望大家能从真心包子铺开启一天美好的生活。”

  眼下,怀宁蓝莓陆续成熟,戴勇的妻子很喜欢吃蓝莓,戴勇便琢磨着怎么把蓝莓用到包子里。“准备试试,先给老婆尝,她说好,就推荐给大家。”说着说着,戴勇不好意思地笑了,原来“铁汉”也有柔情。

  戴勇说,暂时不会开分店,不想让妻子太操劳,想多留点时间陪陪老人和孩子,也想集中精力把“真心包子”的味道做得更好,让真心的服务温暖每一位顾客。

  人间烟火治愈你我,泛着烟火气的包子铺,“包”着小城里简单的幸福。(全媒体记者 胡丹丹 操春)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