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老人扎狮子头60余年


本网讯 吃过早饭,王长道老人就将半成品狮子头、球珠、板凳、椅子、竹篾、彩纸、剪刀等搬到屋外,开始一天的工作。“春节快到了,这个狮子头半成品扎了十来天,还有几天就完工了。”老人一边忙碌一边介绍说。
今年85岁的王长道是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马庙镇育儿村东风组人,身体还很硬朗,他家祖辈都喜欢扎狮子头,传承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四辈了。王长道老人从小喜欢看扎狮子头,在潜移默化中也学会了这门技艺。从20岁起,他便开始扎狮子头,并成了他一生的业余爱好。

“这个是隔壁村村民组叫我扎的,他们准备过年期间舞狮子热闹热闹。”王长道老人说。扎狮子比较难学,并不是工艺复杂,最主要是学的时间短,一年到春节只有一次,只做一二只,学一段时间,得隔一年,到再扎时,学会的恐怕已忘记,重新扎时需要看看想想才能回忆起来。

扎狮子最难的是狮头,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工艺,综合了破竹、削篾、绑扎、糊工、装饰等工艺。先根据需要,用刀将毛竹劈成不同宽度厚度的篾片,再扎狮头的骨架,篾片的厚薄均匀决定了狮头的结实度。竹篾扎缚更是关键的一步,狮头要好看、像样,就一定要把握竹篾的弯度。竹子是直的、硬的,但狮头却是圆的,有弧度,所以要控制好力量,在将竹子掰成所需要弯度的同时,还要将其绷紧,否则,不是竹子松了,狮头没有立体感,就是竹子折了,得重新扎过。接着就是装饰,在狮子头上插上各种颜色的彩纸作为毛发,再用麻绳拉丝做胡须,整个过程全部得用手工完成,至少需要二十天才能完成狮子头制作。
王长道表示:“现在扎狮子头的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没有这个耐性不想学,恐怕过几年就得失传了。但是只要村民需要、只要我身体还行,我会继续扎下去,尽量将这门技艺能够传下去,我这个几乎扎了一辈子的人,当然感到欣慰。”(檀志扬丁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