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镇中心学校:以国防教育为载体 厚植学生爱国情怀
“我轻轻抚平胸前的红领巾,它像一面微型的旗帜在我心中猎猎招展。少年肩上虽无钢枪之重,却有笔锋如剑,心志如磐。当无数少年心中的长城悄然筑起,汇聚的便是国防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江镇中心学校603班学生占玉琪在 “学习强国” 平台 “爱我国防” 主题征文中的这段文字,字里行间满是赤诚,正是该校深耕国防教育沃土、培育爱国幼苗的生动写照。
在江镇中心学校,国防教育已深度融入日常教学。语文课堂上,爱国诗篇被赋予全新的时代注解;班会课中,国防故事与当下国家安全形势紧密相连;道德与法治课里,“国家主权” 概念通过案例分析变得通俗易懂。而课程之外,一场场沉浸式活动更让 “国防” 二字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
“老兵讲堂” 是校园里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之一。每当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的老兵们带着军功章走进校园,孩子们总会提前搬好板凳,围坐成一圈。何希汉、张觉根等老兵用带着岁月沧桑的嗓音,讲述烽火硝烟中的坚守与牺牲:“那会儿在战壕里,冻得手脚发僵也得握紧枪,就想着身后是咱的家”“敌人的炮弹再凶,也打不垮咱中国人的骨气”…… 孩子们听得入神,不时有人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这些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比任何课本都更能让孩子们体会到 “国防” 二字的千钧重量。
“行走的思政课” 则让红色教育走出校园、直抵人心。清明时节,师生们怀着肃穆的心情来到汪增禄、何世玲等革命先烈的墓前,敬献鲜花、鞠躬致敬。在讲解员的讲述中,先烈们为民族解放事业奔走呼号、舍生取义的事迹徐徐展开。“原来我们脚下的土地,真的洒过英雄的鲜血。” 一位学生在活动日记中写道,“他们没能看到今天的和平,但我们要带着他们的希望好好长大。”
江镇中心学校还紧扣每个重要时间节点,让国防教育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时代的温度。从开学第一天的国防教育第一课,到国家公祭日的默哀仪式;从 “九一八” 事变纪念日的主题班会,到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国防知识竞赛;从 “海军日” 的舰船模型展,到 “航天日” 的星空探索讲座…… 在国庆节的升旗仪式上,学生们注视着国旗冉冉升起,齐声高唱国歌,眼神里的坚定藏着对祖国最深的祝福;在 “爱我国防” 主题队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自己心中的 “国防梦”,从守护家乡的一草一木,到立志成为科学家为国强兵,朴素的话语里满是少年担当。
如今的江镇中心学校,国防教育已融入校园的角角落落:教学楼走廊里的 “国防小知识” 展板常换常新;图书馆 “红色书架” 上的《红岩》《林海雪原》等书籍被翻得卷了边;操场上,孩子们在体育课上练习队列,口号声整齐洪亮,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头。正如占玉琪在征文中所写,少年心中的长城正在悄然筑起,那些在国防教育中汲取的力量,那些在红色故事里感悟的担当,终将汇聚成守护家国的磅礴力量,在一代代少年心中生生不息。(通讯员 何翔 占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