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埠乡一村民自办民俗文化馆
本网讯 旧时农具、精美花瓶、民国古玩、明清碑首……些退出历史舞台、在人们记忆中逐渐消失的“老物件”,如今在安徽省怀宁县雷埠乡白桥村村民董江红创办的家庭民俗文化馆里却应有尽有,这里收藏品多达1000余件。
今年67岁的董江红从小酷爱收藏,从24岁收藏第一件钱币起,40多年来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到处挖掘、收集面临淘汰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以及系列古玩。“这些看似不值钱的老物件,如果不趁早收藏,以后就没有了。”靠着一份持久的耐心,董江红收获了一个又一个老物件,有耕种拉打使用的水车、犁靶;日常生活的锅、碗、瓢、盆;困难时期的粮票、布票……处处散发着人间烟火味,透射着农耕文明的古朴气息。日积月累,随着老物件一天天增多,原来的一间旧房已摆放不下这么多的“古董”。2015年,董江红建起二层楼房,下面一层四开间全部作为民俗馆,分别以农耕文明、红色记忆、古玩古董、戏曲文化等为主题,让他的“心爱宝贝”住进了宽敞亮堂的房间。“我对农村和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每一件农耕生产器具看似简单,都有发明创造的动人故事,无不蕴含着我们祖先的勤劳和智慧,见证着我们的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史。”董江红说,我有责任和义务接力文明传承,把农耕文化遗产传给子孙后代,让他们知道先辈们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推进文明进步的。
如今,董江红的民俗馆每天免费开放,吸引了乡亲们前来观看,让村民追寻乡村历史记忆。“这些老物件是乡村发展变迁的‘活化石’,是乡土乡情的‘活载体’,是乡土文化教育的‘活教材’。有了这座家庭民俗馆,能让大家不忘曾经走过的路,记得住乡愁,感恩共产党、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雷埠乡党委书记汪来胜说。(全媒体记者 檀志扬 通讯员 蒋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