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怀宁蓝莓 > 正文

怀宁:以“莓”为媒 打造“怀宁蓝莓”土特产名片

时间:2023-06-06 17:38:39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聂韦霖  

  本网讯 近年来,我县精心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蓝莓产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5月份,进入蓝莓采摘季以来,在三桥镇的安徽独秀山蓝莓金闸村基地,每天都有三五成群的游客进园采摘,单日接待量最高峰突破300人次。游客程凌玲说:“因为这里的蓝莓园离家里比较近,蓝莓比较好吃,酸酸甜甜的,然后价格也比较好,我和小姐妹们来这摘蓝莓已经3、4回了。”

  安徽独秀山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当地知名的蓝莓企业,现已发展蓝莓种植2000余亩。现已开发出蓝莓酒、蓝莓汁、蓝莓醋、蓝莓干、蓝莓蜜以及蓝莓花茶五大系列20多个品种,完成了蓝莓全产业链的整体布局。据安徽独秀山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宏兵介绍,独秀山蓝莓园从5月14号开园到目前为止,共采摘蓝莓鲜果2万斤,接待游客2500人次,收入达到120万元。

  我县属低山丘陵地貌,90%以上为红壤、黄棕壤,呈酸性至微酸性,是蓝莓天然的适生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拓宽“两山”转换通道,因地制宜发展蓝莓特色产业,荒山披绿,漫山结出“致富果”“幸福果”,有效推动特色农业发展、村级集体增收、群众就业致富。目前,怀宁县蓝莓种植企业已有198家,蓝莓鲜果产量达到3万吨,精深加工企业10家,加工能力达到年5万吨,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采摘、文旅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态势。县蓝莓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曹良元说:“通过蓝莓全产业链发展,带动全县村集体增收3100万元,村均蓝莓收益超15万元,年增加用工2.1万人次,人均增收8000元。”

  目前,我县因地制宜发展蓝莓种植8.5万亩,成为长三角最大的县级蓝莓种植区,创成怀宁蓝莓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蓝莓)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安徽省“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县、安徽省首批有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区域公用品牌。前不久在浙江德清举办的2023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中,怀宁蓝莓作为安徽省唯一区域品牌,入选“点赞2023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

  2023年,蓝莓鲜果产量预计3.0万吨以上,蓝莓深加工年处理能力达8万吨,综合产值预计达60亿元。曹良元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紧抓‘农头工尾’,加速蓝莓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围绕园区平台开展产业链招商,蓝莓产业已初具规模,三产融合大有作为。我县锚定十四五末蓝莓产业‘双十双百’目标,即蓝莓种植面积10万亩,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产业规模效益100亿元。”(全媒体记者 陈锐)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