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种源“卡脖子”究竟“卡”在哪

时间:2021-03-18 08:59:55   稿件来源: 安徽日报   编辑:汪耀  

    编者的话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连日来,记者走访合肥、宿州、黄山、阜阳等地种子企业、科研机构,了解种业发展优势与短板。本版今起推出系列报道。

    从品种看——

    主粮作物自给率高,部分产业对进口种子依赖程度高,要集中攻关解决

    种源依赖进口,被形象地称为“卡脖子”。

    与想象中不同,所谓“卡脖子”并非存在所有领域。记者走访发现,水稻、小麦等主粮作物上,我省种子自给率非常高。

    “主粮作物上,我省生产用种主要还是立足自身,绝大多数是国产品种。特别是两系、三系杂交水稻育种,我省在全国处于第一方阵。即使是玉米,安徽也基本都是国产品种。”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从合从事种子研究已30多年,他表示,安徽乃至中国的主粮种子完全能够依靠自身解决,可以做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荃银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种业上市企业之一,它和省内的农大、农科院等几家单位选育的多个水稻品种,占据着长江中下游市场近40%的份额。“水稻育种技术上中国不仅不落后,而且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张从合强调。

    但他也坦言,与全国一样,在猪、牛等畜禽、水产、大豆、蔬菜、马铃薯等种源上,我省对进口种源依赖程度较高,是“卡脖子”主要领域。据粗略统计,我省市场中80%以上都是“洋猪”品种。

    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接受采访时表示,支撑国内猪肉、鸡肉、鸡蛋、鲜奶产量的核心种源,很大程度上一直依赖进口。虽然中国以地方品种为基本素材,近10年培育了100多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但市场占有率不高,“顶天立地”的品种少。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我省畜禽类中猪、牛、羊、鸡、鸭等都以“洋品种”为主;蔬菜总体以国内品种为主,但部分品种比如胡萝卜、菠菜、洋葱、西兰花等要靠进口。国外种子整体占比并不高,但垄断着中高端市场,攫取行业大部分利润。此外,油料、饲料、水果等新品种的研发能力与国外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短板明显。

    “靠自己的种子吃饱不是问题,但农业适应消费升级,服务‘吃得好’,就要下力气补齐这些短板。”张从合表示。

    农业高质量发展,种子是重要支撑。必须瞄准“卡脖子”领域,打“翻身仗”。多位业内人士呼吁,在继续稳固提升主粮作物基础上,在畜牧、经济作物、油料等短板领域要加大投入,进行集中攻坚,力求早日突破。

    从基础看——

    种质资源研究不足,遗传基础狭窄,育种难以取得突破性成果

    如果说种业是农业“芯片”,那么种质资源就是“芯片”的“芯片”。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不足,也是“卡脖子”问题之一。

    3月8日,记者来到安徽农业大学。该校动物科技学院院长耿照玉正牵头组建一个种质资源库。

    记者看到,大大小小的钢瓶里,是浸泡在液氮中的地方猪生物组织采样。“有许多基因,商用种子是不携带的。当育种需要它们时就要去原始品种中寻找,这些品种就是种质资源。”耿照玉解释,种质资源是企业的战略资源,种质资源收集、创新、应用和管理是种业科研活动的核心,离开它,现代种业就是无源之水。

    这项研究越深入,基因库越丰富,育种时选择面就越宽,就越容易选育出突破性品种;反之选材面窄,近亲繁育,就难以育出优质品种。“因为缺少育种资源,很多所谓审定品种都是在原有品种上做一两个性状的改变,重复率高、同质化严重,集中在低水平层面上。”安徽华成种业总经理王信平反映。

    令人忧虑的是,我省乃至全国的种质资源研究都是起步晚、积累少,资源流失严重。

    我省是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现已累计保存资源超3万份,其中不乏重要的地方特色资源。但整体看,保存多,加以深度研究的少。丰乐种业副总经理、总农艺师王浩波透露,丰乐已在合肥建设了种质资源核心库(长期库),在四川成都、河南新乡、海南三亚和乐东等地建有短期库。

    “这些库资源收集的作用更大,深入研究开发利用工作做得不足。”王浩波坦承。

    与之对应的是,经过多年积累,目前跨国公司已基本完成全球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并根据目标市场农业产业化需求,完成或正在进行多轮次的不断改良。为了维护竞争中的有利地位,跨国公司还不断强化对种质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

    今天,在谈到种质资源问题时,大豆依然会被频繁提及。作为我国的原产物种,大豆被国外研究并注册多个专利,导致如今国内依然在大豆育种上很被动。“打翻身仗,必须要抓紧种质资源基因序列的基础研究,防止更多类似‘卡脖子’的事。”王浩波呼吁。

    在赵皖平看来,加强研究,注重挖掘有特异性的性状、基因,有丰富优异的种质资源和强大的基因库,才能为种业向质量型跨越创造技术和物质基础。尤其要加大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建立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形成以国家为主的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局面。鼓励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参与相关项目,协同开展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和创制,逐步成为种质创新利用的主体。

    从主体看——

    龙头企业实力弱,技术上受制于人,商业育种体系建设滞后

    育种,其难度不亚于工业芯片。

    3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休宁县的安徽强英鸭业。这个公司前不久刚通过审定的“强英鸭”,填补了我省国家级审定肉鸭新品种的空白。“一只小小的鸭子,选育耗时10年,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太不容易了!”公司董事长凌志强感慨地说。

    育种投入往往以亿元为单位,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很正常。现代种业,越来越呈现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特征,谁来实施?资金和技术支撑靠谁?

    “在种业先进国家都是种业公司组织实施,形成了成熟的商业育种体系。而包括我省在内,国内长久以来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在张从合看来,商业化育种有明确的市场化导向,更容易产生突破性新品种,要加快建设商业育种体系。

    但从现实情况看,我省多数种企尚难担此大任。

    记者在查阅省内多家种企资料后发现,它们大多脱胎于国有种子公司。“在2000年种业体制改革后,它们才转为商业性育种企业,历史不过短短20年,与国外动辄百年的巨头不能同日而语。”张从合告诉记者。有报告显示,我省80%以上的种子企业没有育种能力,或育种技术落后。

    加快商业育种体系建设,首当其冲要培育龙头,通过资源和政策倾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企业也要奋起直追,特别是摆脱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潜心攻关重大技术。“鼓励种业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种业基地或并购全球先进的科技型种业企业、研发机构,联合建立育种研发中心和良种繁育基地,全面提升我国种业自主创新力及国际竞争力。”赵皖平建议。

    当前,我省多数种业企业还很难独立长期投入大量资金,开展重大科技攻关。而科研院所在基础性科学、重大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上有优势,有长期积累。采访中记者发现,我省大部分企业的新育品种,背后都有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身影,比如“强英鸭”的合作方就包括安徽农业大学。立足实际,走科企合作路子可以优势互补。现实中这种模式确实也行之有效,越来越多被采用。“更多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开展良种联合攻关,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农作物、畜禽新品种(系)。”张从合呼吁。(记者 史力 何珂)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