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秀视点】胡节银:行走在乡村里文化带头人
本网讯 秉持初心,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到乡间田野;培根铸魂,让文化的阳光雨露温润群众生活。他就是安徽省首批文化带头人、全省民营艺术院团“十佳团长”、安庆市黄梅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产党员,人称“行走在乡村里文化带头人”胡节银。
近日,在洪铺镇锦绣社区广场,正在演出的胡节银,他饰演的是黄梅戏《梁赵姻缘》剧中人钱有财,婉转悠扬的怀腔,精湛生动的表演让在场的观众连连叫好。
今年59岁的胡节银,是怀宁县金义黄梅戏剧社负责人,生长在洪铺镇五桥村,这是一个与戏曲结缘相伴而生的村落。 “我们洪铺是个‘戏窝子’,是个有戏的地方,在环境的熏陶下,在我们家代代老黄梅调艺人耳濡目染影响下,我就像喝了‘迷魂汤’一样,非常酷爱戏曲,我就把戏曲传承下来。”胡节银告诉记者。
在长辈的影响下,酷爱黄梅戏的胡节银17岁走上了学艺之路。由于唱做念打表现出色,1983年,胡节银顺利进入了当地黄梅戏剧团。几年后,该剧团因演出市场不景气,被迫解散。为将黄梅戏这颗“艺术种子”播撒到乡间田野。1989年,胡节银决定自己组建一家民营剧团。“当年非常困难,在89年的时候,想自己成立一个团,这就肯定要向亲戚借钱资助,在资金不够的情况下还要贷款。”胡节银介绍说。
那个时候,刚刚结婚两年的他,倾尽家中积蓄并贷款购置了灯光、服饰、道具等演出行头。就这样,他租用拖拉机,拉着剧团成员辗转于周边多个乡镇剧场参加演出。“基层演出也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去克服、想办法,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胡节银说。
黄梅戏的艺术魅力,让20多人演艺团队不辞辛苦、东奔西跑,而他们的演出也越来越受到群众欢迎,包场演出的村民组、村民越来越多。
一路走来,尽管剧团的名字几经更迭,但他们的演出模式一直延续着,胡节银也三十多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戏台上。“团长坚守,我们演员更要坚守,团长的人品感动着我们,所以我们必须要坚守。团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也要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精心演好每一场戏。”金义黄梅戏剧社成员毕云生说。
胡节银除了躬身力行外,还要求每位演员以高标准演好每一场演出。就是在台上一个小动作,或者唱腔的一个动作,他都要求演员一丝不苟地唱好,不许打马虎眼。“文武场,包括演员,要做到实实在在的,要不折不扣的把琴拉好、鼓打好,演员要把戏演好,不能糊弄老百姓,这是胡团长一直要求我们这么做。”毕云生说。
正是在胡节银的带动下,金义黄梅戏剧社每到一处演出,群众的热情,让演员们“累并快乐着”。
由于常年奔波乡间田野,2017年5月1日这天,在望江新坝镇敬老院演出时,胡节银爱人郑晓琴突发心脏病倒下,从此,再也没有起来。新华社记者专程就此事做了专访。妻子走了,胡节银没有倒下,他擦干眼泪,继续演出,向更高的领域前进。
2018年,他原创的两出扶贫小戏《蓝莓果》《张三借礼》参加安庆市小戏展演,获得剧目奖,他个人荣获表演奖。“京黄故里·石牌戏会”活动中,复排的大戏《珍珠塔》《金钗记》《荞麦记》参加展演,获得极高的赞誉。2019年9月,胡节银参加安庆市稀有剧目展演,怀腔《荞麦记》《王百万夫妻讨饭》,一经演出,便引来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如今,胡节银的金义黄梅戏剧社成为安徽省“送戏进万村”主要民营社团,除了承担“送戏下乡”公益文化事业外,还开辟了江苏、江西、湖北、浙江、福建等省演出市场,每年演出达300多场。
一次,胡节银剧团在黄山演出时,所展现的“草根艺术”深深的感动了国家级书画家吴宗华,吴老当场挥毫泼墨,写了一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书法作品赠与他。
秉承“爱戏曲如同爱生命”的精神,胡节银带领剧社创收演出的同时,还不时地做公益活动,配合司法宣传、送戏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把黄梅戏演出事业做到极致。在胡节银的带领下,金义黄梅戏剧社先后三次被安徽省文化厅授予“百佳院团”荣誉称号,胡节银本人分别于2007年、2009年、2012年、2016年四次上中央电视台表演节目,先后被评为安徽省首批文化带头人、全省民营艺术院团“十佳团长”、安庆市黄梅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十大江淮戏曲明星等称号。“胡团长是我们县的文化尖兵,这么多年来,他带领的团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我们的黄梅戏文化带到了大江南北、田间地头,真正将艺术种子播撒在田野乡间,将文化种到广大群众的心坎上,我认为他当选全省民营艺术院团十佳团长实至名归。”洪铺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赵林玉说。
“作为戏乡的一员,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想把黄梅戏继续传承、弘扬、发展好,要唱得更响、更远、更亮,来回报社会,回馈给父老乡亲,这是我最大的愿望!”胡节银坚定地说。(全媒体记者 朱能干 余涛 通讯员 王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