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风采人物 > 正文

产云秋:坚守60余年让戏帽技艺焕发新活力

时间:2022-05-19 15:04:10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聂韦霖  

  本网讯 5月17日,产云秋老人在家中一人静静的制作戏曲盔帽。一走进产老的家中,就被眼前一顶顶精致灵动的盔帽吸引住,仿佛走进一个戏曲世界。客厅里摆放着许多平时只能在戏剧舞台上才能看见的盔帽,宽大的客厅就是他的盔帽工坊,中间的茶几上堆满各种硬纸板、铁丝等原材料。

  产老随手拿着一顶精美绝伦的盔帽介绍说,“小时候就喜欢工艺美术,那时候看到后街有一家盔帽制作,我感到很神奇,也非常感兴趣,13岁就休学,学上了这个行当。”产老精神矍铄、红光满面,双目炯炯有神,说起话来声音洪亮、中气十足。聪明加上勤奋,22岁时产云秋就成了石牌戏曲盔帽技艺的第五代传人。正是凭着这门绝技,他被安徽省列为戏帽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戏曲盔头是中国传统戏曲中人物所佩戴的各种冠帽的统称,其制作技艺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主要工序包括画、刻、染色、掐丝等十几道。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石牌镇76岁的产云秋老人,从13岁学徒开初,坚守60余年制作戏曲盔帽,让戏帽技艺焕发出新活力。

   一顶戏帽制作下来差不多要40道工序,最简单的也要十几道工序。从最开始的刻纸、粘贴、加网子、压制成型、淋粉、上漆、贴箔、点翠等等,每一道工序都很复杂,需要手眼配合及时,对技术要求十分高,一般的一顶戏帽制作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由于技术好,产云秋被誉为“石牌帽子产”,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戏曲剧团前来订制戏帽。产云秋说,每当看到台上的演员披挂上阵,字正腔圆天表演,台下不雅众兴致盎然天欣赏、鼓掌,产云秋皆是沉醉其中,“我痴迷戏剧盔帽制作呢,我热爱文学,喜欢历史,也学习哲学,这些,对我的技艺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产云秋说。直到现在,76岁的他休息的时候,手里总少不了一本书。几十年来,产云秋刻苦自学绘画、雕塑、书法、篆刻、园林设计、古建装饰等,他对传统盔帽的学习、制作、研究没有间断过。

  据了解,自明末清初以来,戏曲帽盔加工制作就是石牌镇的一个重要行业,日前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梨园佳子弟,无石不成班。素有“戏曲之乡”之称的石牌镇,正在推进戏曲文化特色小镇建设,黄梅戏艺术的繁荣发展也给产云秋戏剧盔帽制作带来新机遇。“只要我身体能行,就一直会把戏剧盔帽制作传统工艺传承下去。”产云秋说。(全媒体记者 檀志扬 通讯员 昂海波)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