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改善民生在行动·走进一线看民生】我县探索慢性病一体化管理新模式

时间:2025-02-24 09:59:52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首君  

  本网讯 “平时要戒烟,控制好饮食,加强适当锻炼,有规律服药……”2月23日,雷埠乡村民郝金胜来到乡卫生院慢病一体化门诊,直接找到全科医生陈厚生,陈厚生帮他测好血压后叮嘱说。

  今年70多岁的郝金胜患有高血压和脑梗死后遗症,需要长期服药并定期复查。“以前都要跑到县城医院,离家有50多公里远,很不方便。”郝金胜说,自从乡卫生院有了慢病一体化门诊,家门口就能检查配药,真的是省时省力又省心。

  村民不出乡镇,也能实现慢病一体化就诊,得益于我县探索慢病一体化管理新模式。“我们乡常住人口2万余人,其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村民有1000余人,就医的多样化需求特别大。”陈厚生说,开设慢病一体化门诊,就是打通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雷埠乡卫生院慢病一体化门诊,诊前服务区、候诊区、全科诊室、检查区等功能分区一应俱全,几位村民正根据提示在测血压、血糖、血氧等。“这些数据都将同步更新到慢病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专属档案中。”陈厚生说道。

  按照“县域一盘棋、发展一体化、管理一本账、服务一家人”的建设思路,我县推动形成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慢病防治网络,全力打造慢病一体化管理新格局,使老百姓“慢病”得到“快治”。

  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两家医共体牵头医院成立“公共卫生科”,组建覆盖县乡村的一体化管理家庭医生团队,根据职责分工,实行医、护、药结合,专科与全科互补,中医和西医结合等模式,“应签尽签”“签而有约”。对“两病”患者精准服务,分类施治,季度随访,按照患者临床症状、危险因素等水平进行红、黄、绿分级,并落实相应服务包内容,医共体牵头医院结合实际,制定“两病”患者转诊程序和管理办法,建立双向转诊分工协作机制,积极推进一体化门诊建设,为慢病患者看病购药开通“绿色通道”,做到“应管尽管”“应治尽治”。医共体牵头医院每月还定时分批次送医送药到分院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慢病医疗服务,“让专家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截至目前,我县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5%,已完成高血压一体化管理63650人,糖尿病患者一体化管理12164人,“两病”一体化管理率达79.28%。

  “我们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创新医防融合举措,纵深推进综合医改,扎实推动慢病一体化管理走深走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县卫健委主任陈兰芬说。(檀志扬 向晶)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